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封寿炎:“精准扶贫”,对象要准对策也要准
//www.auribault.com 2015-12-08 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的成效。精准扶贫首先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科学合理确定扶贫对象,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弄清楚,是有效开展脱贫攻坚的前提基础。

  “扶持谁”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何种情况的人口才符合纳入扶持范围,都有具体清晰的标准。只要严格按照标准去识别,就能精准确定扶贫对象。事实上,近两年来,广大基层干部已经开展了大量识别工作,“寻找”需要扶持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跟“扶持谁”问题相比,更大的难题在于,什么样的扶贫政策、扶贫措施才是精准的,从而是有效的?贫困的具体状况,造成贫困的原因,在每个地区、每户家庭,甚至每个人都可能各不相同,相应地,扶持脱贫的政策措施也应该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既要采取普遍共性的政策措施,也要针对扶贫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一些个性化的政策措施。这可能是扶贫攻坚战中更大的难点所在,也是需要啃下的一块硬骨头。

  从多年来的经验看,扶贫工作难度很大,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才能取得更显著的成绩。传统的扶贫工作往往被视为“输血工程”,就是通过外部财力物力的输入,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对于政府财政来说,如果扶贫仅仅是输血工程,那就意味着财政方面的负担,开展扶贫工作的动力和可持续性就可能受到影响。在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一个重要的工作理念,就是要把扶贫工作由输血工程变成造血工程。在加大财政投入、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的同时,要跟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转型、升级换代结合起来。

  贫困地区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工厂等硬件建设的需求很大,这种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本身就为消化过剩产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契机。扶贫工作的一大难点,就是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启动之后,在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这些基础设施工程和硬件建设能否提供有效产出?能不能在解决当地就业、发展经济方面发挥作用,并取得源源不断的利润收益?要解决这个难题,就要把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纳入全国整体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之中统筹考虑、统一部署。庞大的贫困人口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明显短板,所以,在扶贫工作中要注重通过体制机制建设,释放他们的生产力潜力,提高他们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使这个庞大群体既成为经济建设中的有效力量,也成为市场消费中的有效力量。如果扶贫工作能够实现这个目标,那么不但贫困地区有可能形成造血机制,实现永续发展,而且对于全国的经济社会建设来言,也必将发挥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此外,传统的扶贫工作相对侧重硬件方面,从经济入手,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的生产和就业,从而形成造血机制,逐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但实际上,除了经济扶贫之外,在精神文化等其他软件方面采取措施,从而实现全方面的扶贫机制同样重要。一些学术性调查研究发现,由于经济贫困、社会资源匮乏,贫困社区、贫困人口往往会形成一些独特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心理特质,构成一种与贫困的物质经济生活相纠缠的“贫困亚文化”。“贫困亚文化”不但可能强化现有的贫困状态,甚至还有可能形成代际的复制和传承机制,使贫困状态世代相传。所以,除了物质的、经济的扶贫措施之外,教育的、思想的、文化的扶贫工作也非常重要。改变贫困人口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心理特质,塑造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特征的思想观念、精神意识、性格特征和价值取向,可以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