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朱珉迕:“打虎”之外,怎么打掉贪腐“菌群”
//www.auribault.com 2016-01-14 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以“打虎”为标志的反腐高压态势,正在向基层全面传导。习近平总书记1月12日在中纪委十八届六次全会上讲话要求,今年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对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

  严查基层贪腐及执法不公,是对社会反腐认知的一次完善:若以为反腐就是“打虎”,是对反腐最大的误读。事实上,十八大以来的反腐高压态势,并不仅仅针对多少级别以上的高官:“反腐大业”的成败,亦绝不止于打掉几个“大老虎”。真正的“风清气正”,需要上上下下一以贯之,需要各个层级的严厉执纪。法纪面前一视同仁,本该是反腐的题中之义。

  但在公众观感里,“大老虎”的落马过程,总是比“小苍蝇”来得惊心动魄;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名声,他们所引发的社会震动,也远超一两个村官小吏。这就使不少人对反腐产生了错觉,觉得“打虎”才是反腐要害;而当“老虎”的数量一再刷新预期,越来越接近某个想象中的“上限”,诸如“反腐告一段落”之类的论调就开始喧嚣尘上。这种舆论错觉一旦传递至官场,就会将部分“小官”们带进思维漩涡——反正当不了“大老虎”,小处“揩油”又何妨?

  一个个耸人听闻的“小官巨腐”事例,正是这样来的。很多时候,“小官”们的贪腐能量,一点也不输“大老虎”——不久前刚刚落马的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供水公司原总经理马超群,家里搜出过现金上亿元,黄金37公斤,其在北京和秦皇岛等地拥有房产68套;鄱阳县财政局经济建设股原股长李华波,曾分十余次从财政局设在信用联社城区分社的专用账户中窃取共9400万元基本建设专户资金,拿到澳门赌场中肆意挥霍。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小官巨腐”案件多达数百起,其中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的案件有12起,涉案总金额高达22亿元;各地纪检机关每年对贪腐案件的通报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小官巨腐”的词眼。

  同时,还有一种难以轻易察觉的“小官微腐”。2015年下半年,中纪委六次发布月度通报,共曝光860起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打蝇除蚊”力度不减。媒体从中调查发现,“四风”“贪腐”98%是乡村级及村干部,专项资金和津补贴是高发地,万元贪居多。而在惠农扶贫领域查办出的大量“雁过拔毛”现象,就更令人哭笑不得:据各地的通报,除了一些地方乡镇村官截留扶贫款项外,四川一村小组长将村里3吨水泥搬回家去;甘肃一村委会文书在化肥发放中,扛回家8袋化肥……

  有媒体将这样的微贪称作“菌群”,它们不像“苍蝇”易查,更不可能如“老虎”那么凶猛,却一样在快速侵蚀着基层的廉政生态。而“菌群”也好、“苍蝇”也罢,因其地域和身份局限,往往进不了全国性的视野;但其对手中“微小权力”的滥用,及至形成庞大的基层利益联盟,却拥有难以估量的破坏力——除了让利益相关的当地群众感觉坠入苦海,其背后的权力集中、监管缺失,也映射着一个宏大治理体系存在的疏漏。此外,基层的微观生态直接影响着群众对全局的信念和观感,而无数现实案件早已证明,不以为意的“小贪”,往往是通向“大腐”的第一步。

  将治腐触角全面伸向基层,由此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根本上是要夯实“反腐大业”的一块基石。解决这些微观层面的问题,自然也不能仅从微观着手——对于基层的贪腐、不公等等乱象,固然需要针对性的细致布局、严加执纪,同时更需要全局性的制度设计和自上而下的系统检查,包括对一些习惯性管理方式作些再审视。不久前媒体报道,某村去年争了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的帽子,“上面有几万块钱,可以把村部硬件改善一下”,这令村干部颇为得意。如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当然要引发舆论错愕。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语境下读到这个颇有些讽刺意味的故事,除了感慨村干部个人的“思想问题”,是否还能反思些什么呢?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