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几天前,《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地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微信圈里这一篇讨伐中国教育的“檄文”,短时间里就形成了“10万+”的点击率。
只是这“10万+”不过是在别人的伤口上撒了把盐,沾着别人的痛苦来成就着自己一夜爆红的快感。一群孩子被描述成冷血动物,眼看着自己的老师呻吟挣扎却无动于衷,这种事,以简单的常识判断就很难站住脚。一两个学生冷漠也许可能,但一个班都这样,难道不应该追问一下可信度?老师病死考场,学生看在眼里却无人施救,难道现在的师生关系已然这么紧张了?这么大的事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还能平静地做完试卷走人,只怕这种“平静”本身就值得怀疑。哪怕是陌生人,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种违背了起码人性的事发生,何况这还是一群与老师朝夕相处,涉世未深、对人生充满期待的孩子。不可否认,现在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确实给孩子灌输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比如金钱观、竞争观,但人们从本质上说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一点善良,哪怕出于保护自己孩子的心态出发,也不希望他们过早地沾染恶习,对社会和成长之路心生惧意。不管是家庭社会还是教育本身,都不会支持这样一种行为的发生,何来冷血的教育之说?
事实证明,不是常识出了错,更不是孩子被教育带坏了,而是某些人持有色眼镜对待中国教育问题。新华社记者的调查表明,事实真相不但跟微信文章描述的有较大出入,而且一些基本事实和关键细节也缺失了。孩子发现后不仅没有旁观,反而积极主动地营救老师,老师去世后学生都很悲痛,为失去了一名好老师感到伤心不已。发生在江苏课堂上的这一幕其实充满着人性的温暖和教育的张力。
真相都没搞清楚,就把剑拔了出来。这种预设前提、居高临下的审判,与真相很远,与炒作很近;与教育很远,与诋毁很近;与责任很远,与名利很近。他们之所以炮制这样一份东西,不是冲着要为教育摇旗呐喊去的,而是冲微信圈里一鸣惊人去的,没有比炒作一群孩子的冷血更能激起社会强烈反弹的事了。而其后发生的事也证明,容易被情绪冲昏了理智的人,也容易成为炒作的牺牲品。
我们不希望有人拿人性炒作,更不希望教育问题成为某些人谋求点击率炒作自身的工具。“10万+”的诱惑力不会比良知更大,没有责任感的“10万+”点击率再高也只不过是增加大家厌恶的频率,没有任何意义。当始作俑者在后台为自己飞升的点击率、转发率沾沾自喜时,他们也应该听听外界批评质疑的声音,得了“10万+”又如何,正义的力量不会容许非正义拿正义开涮,短暂“辉煌”之后将是长久的唾弃。
在这起事件中,一个明显带有炒作意图的公众号,为了博取眼球孤注一掷也许并不让人意外,但那么多人选择相信,不假思索地转发评论,才是真正让大家担心的事。对于一件事情既缺少思考的自觉,也缺少求证的主动,只是一味地让自己被情绪淹没。很多剧情反转的新闻中都有类似的身影。易怒、轻信又缺少理性,用偏执的眼光看问题,用情绪代替理性,用盲从表达不满。
诚然,中国的教育是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很尖锐,但并不能因这些问题而否定中国教育的大方向。相反,中国教育培养了一群乐观向上积极有为的人,我们都是这种教育的受益者。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基本的认知,就很容易在人为制造的假象中迷失方向。
钱江晚报:面对代课教师当有愧色2010-01-03 |
钱江晚报:面对代课教师当有愧色2010-01-03 |
邓海建:成为“上帝”的学生与沦为服务业的...2010-12-03 |
钱塘原声2013-01-25 |
姜泓冰:换个眼光看中国教育2014-02-26 |
佟 彤:教师全程随班让人心疼2014-11-03 |
中国教育报:教辅“出国”值不值得喝彩2015-03-20 |
樊未晨:中英教育大战 BBC成赢家2015-08-17 |
程振伟:王思聪出镜,真正的主角其实是BB...2015-08-28 |
中国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总体上要超...2010-01-2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