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编制本无原罪破除不公才是根本
范子军
//www.auribault.com 2016-01-27 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 更多

  在近日举办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上,相关部委官员表示,今年重点要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

  公众对编制的吐槽由来已久,“槽点”在于“内外有别”,随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实施,进行更彻底的编制改革已成绕不开的现实课题。而由于在编3100多万事业单位人员,医院工作人员、高校职员占比较大这一客观因素,从公立医院和高校“开刀”俨然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编制本身没有原罪,作为一种人力资源配置、管理手段,编制的定岗、定员、定责、定酬等功能不可或缺。正如有关专家指出的,即使是国家取消了对公立医院、高校的编制管理,其自身内部的编制管理仍然少不了,而高校、公立医院鲜明的公益性质和公共服务职能,决定了国家将其纳入编制管理,或更有利于宏观层面调控、引导促其健康发展。

  需要改革的是抹掉附着在编制上的红利,让编制回归管理功能本位,使其不再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更不再因编制有无而存在收入、福利等方面的差异。这既要求编制设置更合理,切实遵循因岗定编的原则,让临时工、派遣工等“编外”群体不再有存在的必要,更要求通过制度改革,实行综合岗位、工程、绩效等因素考核计酬办法,彻底摒弃编制内人员工资及各项社会保障天然高于编制外人员的陋规。

  倘若只是简单地把某些行业、部门排斥于编制管理之外,而不从制度层面确保公平、平等,极有可能新瓶装旧酒,矛盾依旧,甚至因管理粗放衍生其他负面效应。因此,编制改革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还是要在治本上做文章,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向既得利益宣战,打破身份壁垒、消除群体不公,编制迷信、编制不公以及寄生在编制管理领域的权力寻租等现象也就迎刃而解。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