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进入1月下旬,地方“两会”密集召开,“两会”也成为很多地方公共讨论的关键词。在深圳,来自科技、社工、教育等界别的10名青少年代表列席两会,其中,正在深圳实验学校读初二的柳博表示,希望可以通过本届会议了解更多关于中小学建设方面的情况,14岁的他是本届深圳“两会”最年轻的列席委员。
让青少年代表列席,很快成为此次深圳“两会”的一大亮点,不仅在青少年群体中反响热烈,也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以柳博为代表的“少年派”,或许尚未成熟到足以参与严肃的议政,但他们的出现还是给了人们不少惊喜。事实上,无论是从“两会”注重倾听青少年群体的声音,还是从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热情来看,这样的尝试都有其积极的意义,作为一种大胆的创新之举,也颇为可圈可点。
像这样的“新意”,在每年各地的“两会”上其实并不少见,明星委员的现身,会风上的变化等等,总有一些不同以往的关注点为“两会”增添热烈的气氛。然而,“两会”是一个正式和专业的场合,最让人期待的是内容上的突破,具体而言,是那些政治层面的大问题和根本问题。相比之下,一些小范围内的热点和琐碎的细节,由于种种原因具有比较强的话题性与传播性,但终究不是“两会”的核心,更不能取代严肃的议政本身,成为某届“两会”的“头条新闻”。
真问题、大问题在“两会”上出不来,得不到关注,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问题”往往是难题,工作体量大,牵涉面广,各个方面都不愿轻易触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曾直言,今年的深圳“两会”上,政协委员发言“太客气”,对党委、政府一针见血的揭露和批评还比较少。事实上,这种现象并不是深圳“两会”独有。究其原因,部分代表委员没有认真地履职尽责是客观存在的,也有一些代表委员积极向政府提问,却得不到满意的回应。深圳市政协委员孙亚华就表示,政府部门总是有很多的说辞,把代表委员提出的问题应付糊弄过去,双方沟通并不顺畅。
“两会”搭建的是一个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是开放的,活跃的,但必须把有限的议政资源用在刀刃上,排除一切障碍,让那些关键的问题被提出来,得到充分讨论,最终得到实质性推动和解决。“两会”不需要也不追求皆大欢喜,如果回避真刀真枪地碰“硬骨头”,“两会”就会沦为一种形式。人民所期待的“两会”,肯定不是代表委员们一团和气地座谈联谊,也不是聚光灯闪烁下按部就班地走完程序,更不是什么细枝末节的娱乐话题与效应,而是负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政治作为和建树。
人民日报:网上互动的意蕴2009-03-06 |
人民日报:网上互动的意蕴2009-03-06 |
刘紫荣:两会报道岂能“娱乐化”?2011-03-09 |
刘紫荣:两会报道岂能“娱乐化”?2011-03-10 |
罗容海:将两会新风推向深入2013-01-28 |
寄语两会代表委员2014-03-03 |
四川日报:期待发现更多与“人”有关的事2009-01-13 |
李 杏:“两会”是一个特殊的考场2016-01-19 |
东方网:让节约成为会议永远的主题2009-01-14 |
羊城晚报:“炮手”可贵并仅是可贵而已2009-03-1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