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阿玛尼少年”为何被喝倒彩
封寿炎
//www.auribault.com 2016-02-04 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不要让一张考卷决定未来”,这一度是社会各界所达成的共识。然而,一位身穿阿玛尼西服列席深圳市政协会议的少年,却因为这句话惹了祸。当他向政协会议提出这一建议之后,质疑、批评甚至攻击之语,就如潮水一般涌向他。

  “一考定终身”被批判了几十年,其种种弊端早已无须赘述。以素质教育来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取代束缚才华、扼杀潜质的应试教育,这已是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教育理念。然而,在升学选拔录取面前,素质教育却遭遇棘手难题——素质如何衡量?如何确定谁的素质更高,从而获得升学机会?

  素质属于抽象的范畴。在选拔性的升学竞争中,如果素质是决定能否获得录取的因素,它就必须具体量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可对比性。然而,考核、评定、比较不同学生的素质是件难事,如果制订的考评标准无法获得各方认可,考评程序不公开透明,最终结果就很难服众,甚至有失公平。一些技术性、操作性环节产生的问题,最终有可能损害素质教育的公信力,甚至使素质教育遭遇污名化。

  最近几年来,从大学的自主招生,到初升高、小升初甚至幼升小,素质所占权重都越来越大。然而,具体的考核标准、录取程序仍然有待成熟完善。一个受到较多批评的弊病,就是基于学生素质的招录依据和加分政策,都对家庭条件较好、社会阶层较高的考生有利,对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有利。相应地,来自落后地区、普通家庭的学生越来越居于竞争劣势。更严重的是,一些学校的招录程序不公开、不透明、没有足够的监督。暗箱操作的结果,就是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想,对招录过程和结果的公正公平性产生怀疑。

  在《韩非子·说难》里,有一个“智子疑邻”的典故。当素质教育染上瑕疵,那些身穿阿玛尼西服的少年,可能就像智子的“邻人之父”那样,难逃瓜田李下的嫌疑。纵观其亮瞎眼的履历和数不清的光环头衔,他在素质竞争中无疑具有碾压一切的绝对优势。对于这种天纵奇才的英雄少年,人们本该不吝赞美和掌声,可为何他招致的却是潮水般的质疑、批评和攻击?

  因为他的建言让人感到焦虑。如果未来不由考卷决定,那由什么来决定?如果学生的前途命运由各自的素质来决定,那相信不会有太多人异议。可问题是,素质如何定义?如何衡量?如何比较?如何保证程序的公开透明、规则的公平公正?如果这一系列问题没有解决,配套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跟进,只有素质教育改革的单兵突进,那它就有可能受到一系列掣肘,难以获得期待中的改革效果,甚至“种下龙种,收获跳蚤”。

  让人感到焦虑的,还有少年出席重要场合时候,反复出现的阿玛尼服饰。或许,这只是来不及换,抑或因为从小家境优越,“穿惯了”。但是,当一名十三四岁少年穿着这样一件顶级服饰品牌,出现在政协会场上时,可想而知会有怎样的视觉冲击。人们不知道,是什么力量帮助他写下那么光辉的履历,拿到那么多闪耀的头衔;又是谁把他送进政协会议,获得建言的机会。当一件事情超出常情常理,人们就会热切希望了解真相。若没有得到解答,疑惑和焦虑就在所难免。

  从一场“阿玛尼少年”引起的舆情,可以看出阶层固化、社会不公所扭曲的社会心态。如果类似的社会心态蔓延弥散,一些初衷良好、积极正面的改革措施,也有可能引起群众的怀疑和不安,甚至遭遇抵制反对。要恢复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关键是要恢复社会公平正义、畅通阶层流动通道。在一个充分互信的社会里,“不要让一张考卷决定未来”这个主张,无论出自何人之口,大概都不会引起如此强烈的质疑和反弹吧。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