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节假日期间是塑料袋使用的高峰期,而“限塑令”在我国实施七年多以来,效果并不明显。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遗憾的是,这一规定一直难以严格落实。在不少超市,每年仅出售塑料袋就能赚上千万元,“限塑令”甚至沦为了“卖塑令”。(2月15日澎湃新闻网)
2008年6月1号出台的“限塑令”距今已然超过了7年的时间,可是却收效甚微,不仅塑料袋没有限制住,就连禁令自身也陷入被遗忘的境地。政策尴尬的处境或许只是打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脸,但大量无法降解的塑料袋使用所带来的环境危害,却必然要每个人来共同承担。因而,“限塑令”形同虚设或许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能省下些购买塑料袋的零钱,但这绝对不是我们的福音,也更不是我们该心安理得占的小便宜。
“限塑令”实施超过7年时间,却形同虚设甚至被人遗忘,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如商家没有严格执行禁令,民众环保意识不够强,执法部门执法乏力等。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被限制使用后,没有出现方便程度与之媲美的替代产品。
“限塑令”实施后,大型超市、卖场基本都能较规范的执行,布袋、纸袋成为了标配,收费的塑料袋也刺激消费者自带可循环利用的环保购物袋。但在这些大型超市、卖场之外,还存在大量的塑料袋使用场所,菜市场、小商店、路边摊点等。塑料袋之所以会被大量使用,一是便宜,二是便利。如果要求菜市场、小商店、路边摊点也严格执行“限塑令”,成本太高,也影响消费者的便捷购物,再加之执法部门的走过场,“限塑令”在这些区域失效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常言道,穷则思变。“限塑令”实施7年,却收效了了,或许真应该反思治理路径是否出现了偏差。与其大费周折去限制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何不从源头上禁止其的生产,而在全国普及可降解塑料袋呢?业内人士表示,“可降解塑料袋的生产技术已经日渐成熟”,之所以无法得到普及,关键还是成本过高,商家缺乏积极性。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转变治理思路,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后续处理同样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而且还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那为何不将治理的费用前置,用于防范污染产生上呢?将这些治理费用,用于补贴生产可降解塑料袋的企业,保证商家购买的可降解塑料袋价格与之前不可降解的价格持平,谁还会冒着可能被罚款的风险去选择提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呢?当然,除了资金补贴外,还应当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不断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尴尬的“限塑令”呼唤一场供给侧的改革,只有提供更多价格便宜、使用便利的替代产品,从供给的源头限制住了不可降解塑料袋,需求侧才能更绿色环保,也方才可能化解“限塑令”实施7年却形同虚设的窘迫。
人民日报:“超薄袋”为何禁不住2009-04-23 |
人民日报:“超薄袋”为何禁不住2009-04-23 |
法规未“整体着陆”的警示2013-12-25 |
法规未“整体着陆”的警示2013-12-25 |
法规未“整体着陆”的警示2013-12-25 |
杨少波:思想上“限塑”更重要2009-04-29 |
禾 刀:“限塑令”亟须竞争性替代措施2014-04-28 |
光明网:“限塑令”成空文,“禁塑令”更难...2015-01-04 |
新民晚报:农贸市场折射限塑令“暗伤”2009-06-03 |
新民晚报:农贸市场折射限塑令“暗伤”2009-06-0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