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羊倌肆意“圈钱”,监管怎能“放羊”
奇峰
//www.auribault.com 2016-02-22 来源: 红网
分享到: 更多

  省、市两级政府对养羊户都有一定的补贴,华商报记者在调查靖边县几个养羊场时发现,对外宣称拥有万只的养羊场,却只有几百只羊。面对记者质疑,靖边县畜牧局局长田文涛说:羊是流动的,谁能数得清。(2月21日光明网)

  省、市两级政府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补贴养羊户,其目的不外乎是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便形成规模经济;与此同时,还能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的靖边县畜牧局,却并未按相关规定向养羊户发放补助资金;很多养羊户几年都没领到一毛钱的补助,而“新飞羊场”却一次就领走了20万元的补贴资金。

  那么,是不是这家“新飞羊场”规模庞大,达到了2014年陕西省政府“存栏基础母羊500只以上的种养羊场或存栏1000只以上标准化肉羊育肥场”的重点扶持标准呢?根据记者了解得知,其实不是,“这些年里来来去去也就六七十只羊”。也就是说,“新飞羊场”的场主之所以能领到数额不扉的政府补助,主要原因可能还在于有一个担任当地畜牧局局长的舅舅。

  当然,不是说舅舅担任局长,外甥就不能享受政府的项目补贴。问题在于,与其规模不相上下甚至远超的众多养羊户,几年都没领到补贴,而他却独占鳌头,这明显与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符。要说这里面不存在官员借手中权力,向自家亲戚搞“利益输送”,谁信?面对个别养羊户钻省、市两级政府的扶持政策空子,利用“官场有人好赚钱”的便利条件占公家便宜,当地监管部门都上哪儿去了?

  按说,省、市两级的专项扶持资金,应该不是那么容易套取的;不仅需要有具体项目作支撑,层层报审、领导签字确认后才能拨付,事后还应要过审计关。只要这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当事人,能够稍稍用点心加以核实,如此大的漏洞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要么是监管部门没尽到监管责任,导致不作为;要么就是碍于情面官官相护,甚至故意“放水”。

  总之,对于羊倌肆意“圈钱”的行为,监管部门不能“放羊”;决不能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上级的好举措,成了贪婪之人的“钱袋子”“提款机”。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