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不同肤色的记者,各显神通的采访,犀利尖锐的提问……这几天,会场内外,一个明显感受,便是“来自世界的目光”。就拿本次两会的记者构成来说,3200余名记者里,外国记者占了近1/3,世界对中国两会的关注,可见一斑。
两会何以吸引世界的聚焦?在人民大会堂东门排队进会场时,与一位国外媒体人交流,他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在中国寻找智慧”。
的确,两会不仅是观察中国政治的一扇窗口,也是分享中国发展经验的一个契机。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如果把中国的发展比喻成一本书,那么里面的每一页都有不凡之处,值得好好研读。对于国外观察家而言,两会无疑是“中国智慧”的一次集中展示。“在两会读懂中国”,并非虚言。人大开幕那天,一组“外国记者领到政府工作报告后,席地而坐抓紧阅读”的照片,火遍网络,便是一个生动例证。
更重要的是,环顾全球,世界经济依然在泥沼中蹒跚前行,而中国经济列车却稳步向前。“尽管全球都在遭遇下降和雪崩,但中国自身看上去却不像是一座‘岛屿’,更像是一块‘稳定的大陆’。”俄罗斯亚洲倡议基金委员会主席格里高利·特罗菲姆丘克就如此评价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取得发展成就的原因和做法是什么?这是一个西方再也不能忽视的问题。”德国《新德意志报》曾这样反思。不可否认,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国际上仍存在一些误解和质疑,但越来越多的外国媒体和专家开始抛除偏见,正视并思考:中国何以在全球经济震荡中,保持中高速增长?也在好奇与关注:面对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将拿出怎样的招数化解?毕竟,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同样是世界经济所要越过的挑战。
随着观察的深入,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图景展现在世界面前。这个图景不仅有经济层面的,更有政治层面的。美国《福布斯》网站就曾刊文指出,“中国领导人在一个方面做得相当好,即规划长期经济发展。这是美国政府必须学习的”。拨开成见的迷雾,才能看清: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不仅源于市场化脚步的加快,更得益于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体制。
也因此,“十三五”规划纲要作为“国家定期计划的艺术”的集中体现,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出台过程,都受到了最大程度的聚焦。不久前,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刊文解读中国的体制,认为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毛细血管民主”,值得西方借鉴。人大代表是连接最偏远村庄和政府最高层的纽带,普通人的建议和意见,经由他们,完全可能体现在政府的最终决策中。“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正是来自基层“毛细血管”的智慧结晶。
“可以想见,中国故事再开新篇,将更加精彩”。两会大幕早已开启,政治体制全景呈现,“十三五”发展大计即将谋定,期待两会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余建斌:智慧让梦想与现实“交会对接”2011-09-30 |
沈 彬:改革劳教制度需用“中国智慧”2012-10-10 |
南方日报:寻计问策必须实现思想新突破2009-05-11 |
南方日报:寻计问策必须实现思想新突破2009-05-11 |
郑汉根:治霾的西方经验与中国智慧2014-11-04 |
冯慧文:中国互联网治理需要新思路2014-12-26 |
赵晓明:寻找人类的宇宙“邻居”2015-05-27 |
漫评:从地中海到杭州湾的中国声音2015-11-17 |
【乌镇峰会大家谈】当江南水乡遇到互联网创新2015-12-16 |
新华网:感受中国理念的共识魅力2015-12-2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