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广东省纪委官方网站“南粤清风”通报称,2015年,全省查处违规收送“红包”礼金558人,有5820名党员干部主动拒收或上缴“红包”礼金9058.3万元。据统计,2013年至2015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收送“红包”问题724件,处分743人。(3月31日中国新闻网)
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红包,如不及时整治,将严重腐蚀干部作风,危及政治前途。正因如此许多地方都开展了针对“红包”礼金问题的专项整治。从各地整治的措施和效果来看,在从严惩治的同时,强化外围的敲打和预防,才能有效遏制“红包”里的作风问题。
“红包”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打好歼灭战,也要打好责任战。瞄准红包收受者进行严厉打击,对收送“红包”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绝不手软。从广东省红包整治工作来看,成效是显著的。2013年至2015年,广东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收送“红包”问题724件,处分743人。但只是一味地打也不是办法,还必须要精准分析出现收送红包的原因。
尤其是有些部门的领导干部在日常监管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没有从严履行管党治党的责任,结果导致歪风蔓延,红包乱窜。对于“红包”问题治理不力一律实施“一案双查”,严肃追究有关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这就让红包整治有了责任“紧箍咒”,不要以为自己不收受红包就万事大吉,自己的下属出现了红包问题一样要被问责。
用好审计利剑,以此倒逼干部作风改进,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逐渐让红包治理进入常态化。从广东公布的相关数据来看,2015年就有5820名党员干部主动拒收或上缴“红包”礼金9058.3万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为啥会出现如此多的红包问题?又该如何从制度层面来遏制这种势头?显然从领导干部入手,从严抓好异地同步审计,才能让一些隐性的红包问题得到根治。因为许多红包问题都是因为单位小金库所引发的,重点督促整改并处理一批违规设立“小金库”、挪用专项资金问题,直接切断红包的资金来源,自然就会大幅度减少红包问题。
表面上看,“红包”收送属于作风层面的问题,其实追根溯源还在于日常的制度监管问题。如果对干部日常管理时紧时松,就会传递一种错误信息。不仅要严管干部八小时以内,而且还要延伸到八小时之外。聚焦社交圈、生活圈和休闲圈,盯住重要时段、重要场所、重点对象,制定重点监督清单,努力规范党员干部在“八小时以外”行为。时刻敲打和警示,做到警钟长鸣,才能让不收受红包成为一条红线底线。
法制日报:犯罪分子害怕的是法律而非实名制2013-07-22 |
徐锦庚:“为官不易”背后的真问题2014-02-12 |
权威认证2014-06-17 |
邓海建:认证乱象,画个圈圈逗你玩?2014-06-16 |
邓海建:认证乱象,画个圈圈逗你玩?2014-06-17 |
国 平:法治中国离不开党纪保驾护航2014-10-27 |
国 平:法治中国离不开党纪保驾护航2014-10-28 |
余祖欣:严防“四风”问题,别拿月饼当炮灰2015-08-24 |
罗定坤:依法整治“黑诊所”须出组合拳2015-09-23 |
绿坝的事儿还得问王有杰2009-07-2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