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考察,重温“小岗精神”,再忆改革历程,再释改革决心。站在“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土地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978年,小岗村18户村民以“托孤”的形式,立下生死状,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自此,中国农村改革正式拉开大幕,农村发展进入快车道。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小岗村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小岗村38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重温改革,并不是为了自我陶醉,而是为了继续改革。重温改革,就是要从过往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中,唤醒最初的改革精神和记忆,汲取无尽的改革智慧和能量,汇集新的改革动力和共识。重温改革,重温改革当初为了什么而出发,重温改革当初依靠什么而成功,重温改革当初想要走到哪里去。
38年前,犹如“一声春雷”,“大包干精神”成就了“小岗梦”。而“小岗梦就是广大农民的梦”,38年后的今天,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繁荣发展、农民的全面小康依旧是全体国人包括农民的期待和追求。无论是融化户籍制度的坚冰,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还是打破城乡壁垒,促进生产生活要素的自由流动,抑或是加强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增收增产有尊严,根本出路都在于改革。
38年后,“大包干精神”同样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今日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压力和阻力都不同程度地增加,改革的空间和时间约束也都进一步增强。此外,改革要承载更高、更多元的民意诉求,啃硬骨头、打攻坚战……这一切,都呼唤锐意改革、大胆改革、创新改革和持久改革。
改革并不存在什么事先规划好的完美蓝图,只要有利于人民、国家和民族,就应该大胆闯、大胆试。改革固然有风险,但不改,民族和国家就会有危险。我们要敢于冒一定的风险,不吃别人嚼过的馍,勇于自我革命,突破利益和思想的僵局困局。各级领导干部要争做沈浩式的好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想改革、议改革、抓改革、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改革还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尊重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和热情,激发并凝聚蕴藏在他们中间的巨大创造力,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建功立业,在改革中收获更多“获得感”。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新一轮的改革中意气风发、放胆开拓,跑好全面小康和扶贫攻坚这场马拉松的最后一棒,或许就是对“小岗精神”和改革峥嵘岁月的最好纪念。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亦应无愧今天,不负明天。
光明日报:凝聚改革共识 继续推进改革2012-04-16 |
毕诗成:五四这一天,重温理想与情怀2012-05-04 |
廖保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顶层设计”2012-05-14 |
民生视点:中国人的世界杯2014-06-15 |
中国人的世界杯2014-06-15 |
中国人的世界杯2014-06-15 |
文汇报: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2014-07-07 |
丁亚平:再谈浪漫主义手法的创新2014-07-25 |
李达仁:践行八项规定没有完成时2014-12-19 |
按自己的节奏打出一副好局2015-12-3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