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二耳之听”惕厉自我
张西锋
//www.auribault.com 2016-05-18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善治局面的形成,有序社会的塑造,科学决策的诞生,无不需要集纳众人之言,兼收各家所长

  近代著名篆刻家吴昌硕,受《墨子》名句“一耳之听也,不若二耳之听也”启发,制作出“二耳之听”印章,留在身边惕励自我,以此表达不护己短、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胸襟。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善治局面的形成,有序社会的塑造,科学决策的诞生,无不需要集纳众人之言,兼收各家所长。历史上,商纣王不听大臣劝谏,残酷镇压臣子和百姓,最后落得国破家亡;唐太宗虚心纳谏,正视错误和不足,营造出良好政治风气。所谓“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讲的都是要广开言路、纳谏如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些过错可以经由自我省思得到发现和纠正,有些则需要通过群众的意见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有时意见可能是一剂苦口药,不中听但却有利于权衡利弊得失,寻得正确决策的答案;有时意见可能是一口长鸣钟,时时刻刻督促领导心正形正,做出经得起检验的业绩;有时意见可能是一面镜子,不断提醒干部遵循规律、讲求科学,多角度观察问题,多换位思考、体察民生。

  “上好紫则下皆女服,上好剑则士皆曼胡。”好风气的形成有赖以上率下,好的言论环境的培护同样是这样。批评的话不容易说出口,也不容易为听者所接受,能不能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活跃氛围,指挥棒就掌握在听者手里。听者只好莺歌燕舞、不喜慷慨直言,积极进言者也难免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只说空话套话和“正确的废话”的风气便甚嚣尘上。听者有容纳尖锐批评的雅量,有鼓励逆耳之言的胸襟,对讲者而言就是无形的激励,讲真话、讲批评的话也会蔚然成风。那些讲假话、谎话、恭维话的人,自然就会失去市场。

  《诗经》中讲,“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只要出于善意,即使所提意见不正确也不应当受罚,听取意见的人也应当引以为鉴。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提意见、提批评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即使一些意见和批评有偏差,甚至不正确,也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宽容,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领导干部涵养宽宏胸襟和大度雅量,党员和群众才会敢于建诤言、愿意提批评、乐于讲真话。

  对领导干部而言,“二耳之听”不仅体现在襟怀上,也体现在权力观的谦逊和善下上。延安时期,有农户在底下议论边区政府。毛泽东得知后,通过深入调查发现,确实存在公粮太多加重人民负担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听得进批评,还要做得出改正。常有虚心问计之意,常怀敬畏民意之心,最终都要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善听批评、兼听明断,广纳群言、求同存异,这些词汇不只是对一个人修为的褒扬,也是对领导干部的切实要求。愈谦逊,愈伟大,这个朴素的道理,值得细细体味。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