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这对于我们在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我国有着辉煌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且从未间断自己的文化传统,诞生了一批又一批伟大的思想家,留下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量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我们今天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是我们对历史的责任。一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离不开深厚的历史积淀。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历史为我们留下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将它们扔在故纸堆里,更不能将它们遗忘甚至破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是我们必须继承、守护和光大的瑰宝,是哲学社会科学继续繁荣发展的基石。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是我们对世界的责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需要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从哪里来?最根本的还是文化土壤。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只有坚守自己的文化底色,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时,才能以自己的独特内涵,成为世界文明演进的重要推力。我们有责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为人类发展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是我们对未来的责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数千年来文明发展历史。面对我国和世界当前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就能从中找到那些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宝藏,是我们对于自己文化深沉持久自信心的来源。只要我们展望未来,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就一定能让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为时代发展提供新指引,为人类文明作出新贡献。
叶小文:中国国家治理的两个“眼”2014-02-19 |
汤华臻:以坚定的制度自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2014-02-21 |
钟 声:文化自信承载中国梦(钟声·学习习...2014-05-09 |
管 斌:对干部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2014-08-11 |
肖 擎:青奥会里的价值意蕴2014-08-18 |
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2015-07-22 |
高成义:适应新常态尤须强化战略定力2015-10-14 |
以“历史意识”激荡复兴伟业2016-01-11 |
革命军人,当有“铁一般”的追求2016-01-14 |
“推京剧教材”有助于拯救祖国戏曲文化2016-05-0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