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眼下,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不过,笔者日前在西部贫困地区调研时了解到,当前扶贫工作中存在“最后一米”现象。即,尽管帮扶干部进了村、入了户,与贫困群众坐到了一起,但有些干部不愿真正融入群众,不愿与群众深入交流,双方之间心意不通甚至相互抵触,导致扶贫效果不佳。因此,要尽快填上这“一米”的距离。
首先,干部要真情扶贫,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笔者在调研时发现,由于站位不高、认识不足,有些干部把帮扶当做任务去完成,对帮扶对象不热情、不交心;有些挂职干部把自己当过客,虚与委蛇,不愿付出真情;有些干部放不下架子,瞧不起贫困群众。这些都难以从内心深处打动帮扶对象,难以激发他们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所谓“情通则理达”,给贫困群众做工作尤其要如此,要把感情沟通放在首位,只有达成相互信任以后,他们才可能采纳帮扶干部的建议、积极主动脱贫。
其次,干部要找准发力点。贫困地区一般比较偏远,贫困群众又多不擅表达,这就需要帮扶干部耐心启发。在现实中,干部大都是带着扶贫思路进村入户的,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有些干部抱着自己的想法不放,没有认真了解帮扶对象的真实情况,提出的建议无法让对方接受;即便勉强采纳了,也出现过因双方理解不一样、步调不一致,而影响扶贫效果的情况。脱贫攻坚是一场重大战役,干部既要让贫困群众了解自己的思路,更要摸清贫困群众的真实想法,心往一起想,才能劲儿往一处使。
再次,干部要发挥好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有些干部越俎代庖,替帮扶对象做主,忽视了帮扶对象的个人喜好;为实现扶贫产业规模化,有些驻村干部一刀切,不给群众选择余地,这都影响了贫困群众发展的积极性。干部要学会尊重贫困群众的意愿,引导他们扬长避短把产业发展好。
说到底,“最后一米”是帮扶干部与贫困群众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从根子上说,是有些干部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广大干部就要不忘初心,提高认识,放下身段,精准扶贫要精准到心,与贫困群众一起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新京报:警惕“精准扶不贫”反噬扶贫成果2015-10-13 |
刘 红:当好精准扶贫“五大员”2015-12-14 |
徐 鹏:精准扶贫如何“精准”2016-01-06 |
教育扶贫不能只凭感觉2016-02-25 |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这场攻坚战2016-03-10 |
中工时评:精准扶贫必须因地制宜2016-03-14 |
延安精神是“延安答卷”的“标准答案”2016-03-24 |
以金融服务助力脱贫攻坚2016-03-28 |
对扶贫领域腐败必须零容忍2016-05-20 |
精准扶贫需要慈善的力量2016-05-2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