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京彩好评:致敬这份“中国答卷”-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时事

【地评线】京彩好评:致敬这份“中国答卷”

徐美林
2020-06-09 17:09:33  来源: 宣讲家网

  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这份3.7万字的白皮书,记录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历程,与国际社会分享了中国抗疫的经验做法,阐明了全球抗疫的中国理念和中国主张。在这场突如其来、毫无准备的“闭卷考试”中,这份白皮书就是14亿中国人民以艰苦的奋斗、不懈的付出交出的“中国答卷”。

  这是一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国答卷”。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强调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得到了极大地彰显。中国在防控和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从襁褓中的婴儿,到期颐之年的老人,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中国调集全国优势医疗资源,采取一切措施,不计一切代价,只为了不遗漏任何一位感染者,守护每一个病患的生命安全。截至5月31日,全国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624亿元。在此次疫情中,拥有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武汉连续封城76天,各地停工停产停商停学,众多医护人员被感染甚至牺牲……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和牺牲,践行生命高于一切的诺言。除此之外,中国也时刻牵挂着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危,开设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协调外方全力救治在国外确诊感染的中国公民,向留学生发放100多万份“健康包”……祖国永远是中国人最温暖的的港湾、最坚强的后盾。

  这是一份坚韧团结、和衷共济的“中国答卷”。白皮书用详实的数据和事实记录了中国抗击疫情的点点滴滴。每一个数字都镌刻着14亿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记忆,每一个数字背后都蕴藏着坚韧团结、和衷共济的中国精神。4.26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54万名湖北医务人员冲锋在前,4万多名军地医务人员战斗一线,从年逾古稀的院士专家,到90后、0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面对疫情他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以生命拯救生命,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阻击病毒的铜墙铁壁。10天建成有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有1600张病床的雷神山医院;10多天建成16座方舱医院;全国881万人参与疫情防控注册志愿者,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9亿小时;来自全国、海外的生活和医疗物资源源不断向湖北汇聚……在这部中国人民与新冠肺炎斗争的史诗中,14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让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中华儿女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这是一份共克时艰、守望相助的“中国答卷”。疫情防控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在大考中,中国不仅为祖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筑起了坚实“长城”,也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面对全球性的疫情挑战,中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为全球抗疫提供中国答案。从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到毫无保留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从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到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捐赠抗疫物资;从有序开展防疫物资出口,到积极开展国际科研交流合作……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肩负大国担当,同其他国家并肩作战、共克时艰,护佑世界和人民康宁。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中国以实际行动诠释团结合作才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

  命运与共,大道不孤。这份“中国答卷”展现的是一场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是一幅风雨同舟的壮丽画卷,是一曲全球携手弹奏的壮阔乐章。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心怀希望,团结向前,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必定会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拥抱更美好的明天。

编辑: 柳阳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