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如何“过冬迎春”-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幻灯片

中小企业如何“过冬迎春”

2020-02-13 07:36:59  来源: 光明日报

  重庆空港工业园某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工厂车间里,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发

  湖南长沙一家餐饮企业停止堂食,集中全力做好外卖。图为该餐企的厨师们在做菜。新华社发

  浙江湖州长兴县一家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消毒。新华社发

  北京,一位快递小哥在配送快递。新华社发

  编者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3日召开会议指出,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

  中小企业一直是吸纳就业、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主体,其行业分布范围广,总体数量多。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小企业面临用工难、资金短缺等问题。在此压力下,政府如何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纾解难题?中小企业如何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克时艰、逆势而上?光明智库约请专家为您答疑释惑。

  本期嘉宾

  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 陈春花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魏 江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赵 忠

  1、中小企业急需“供血”,但能渡过难关

  光明智库:中小企业个体规模小、抵抗风险能力较弱,如何看待疫情影响下中小企业的总体境况和主要困难?哪些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这些困难是否会对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产生影响?

  魏江:如果把经济系统比作生命系统,中小微企业就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短时间内供血不足,问题不大;但如果大面积坏死,后果十分严峻。目前,疫情会导致中小企业“供血不足”——现金流短缺。我对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的600多家中小企业做了调查,发现这些企业中,一个月内可能出现资金断流的大概占四分之一,两个月则可能接近一半。如果及时应对、适当处理,不让大量中小企业资金断流,那么对我国经济的总体影响是可控的。

  从行业看,短时间内餐饮、旅游、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受影响较大。这些行业暂时难以完全恢复营业,但是疫情一旦结束,就可以很快恢复经营。中长期看,此次疫情会对中小制造企业和出口企业产生冲击。消费需求和生产的骤降,会间接传导到投资、出口领域,进而影响产业发展。

  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关键是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库存积压,二是人工工资和社会保障成本,三是租金。这三方面都直接关系到现金流。近期,国家已经推出了政策组合拳,这些问题有望得到改善。

陈春花:总体看,中小企业无论是在经营规模、资产总额还是员工人数方面,都处在相对较弱的状态。大部分中小企业需要依靠产业链和旺盛的市场需求谋得发展,如果产业链调整、市场需求下滑,它们的发展将会受到影响。

  受疫情影响,目前部分产业和消费市场仍处在停滞状态,这对中小企业无疑是巨大考验。好在随着全国各地有序复工复产,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局面都会逐步好转。从此次疫情看,一些严重依赖线下消费模式的中小企业会遭遇困难,而已经具备数字化能力,可开展线上消费和线上工作模式的中小企业反而迎来机遇。与疫情救治、疫情防控相关的行业和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应当更加注重以下方面: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追求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推动面向数字化转型的各个产业和行业的发展;促进社会治理与公共事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大力增加科技研究投入,持续增大科学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关注人才培养,尤其是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激活富有潜能的不同类型的企业,促使其持续成长。

赵忠:疫情对中小企业发展会带来一定冲击。疫情时逢春节长假,由于人口流动受限和个人消费行为改变,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首当其冲。由于中小企业抵抗风险能力较弱,疫情冲击有可能会蔓延到制造行业的中心企业。

  疫情对我国当前的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从现有数据看,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对疫情的防控措施正在起作用,疫情不会对我国中长期的经济发展造成大的影响,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1 2 共2页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