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战疫:数字技术的“急”中生“智”-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幻灯片

科技战疫:数字技术的“急”中生“智”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课题组
2020-03-13 07:22:08  来源: 光明日报

  红外血管成像产品帮助医护人员给患者打针输液。新华社发

  无人驾驶消毒机器人应用于疫情防控一线。解豪摄/光明图片

  居民在“杭州健康码”海报上扫码申领个人二维码。新华社发

  江苏南通5G+热成像测温系统助力疫情防控,该系统结合生物识别、热成像测温等技术手段,可实现快速的体温筛查,对异常体温进行预警。许丛军摄/光明图片

编者按: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应急响应方式纷纷出现,积极助力疫情防控,成为此次疫情应对中的亮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技术应用的经济与社会影响”课题组系统调查了自疫情暴发以来,各类科技平台企业发挥“科技支撑”力量的案例与数据,共汇总33家企业125个应用场景,对这些科技应用的方式和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智治”效能提出了对策建议。

  在隔离医院,一个个智能机器人时而像护士一样为病人送去药品和餐盒,时而像分诊医生一样耐心回答患者的询问,时而像勇士一样冲向最危险的角落消毒清扫;在防疫中心实验室,AI算法参与病毒的空间结构预测,能将分析时长从55分钟缩短至27秒;在机场、车站、高速路口,一台台智能测温机器人能够在几秒钟之内获取通过行人的体表温度……战“疫”期间,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产品犹如人类的战友,争分夺秒地与异常凶猛的新冠病毒赛跑。

  众多科技平台企业积极响应,结合自身的业务领域创新科技战疫的场景,在发挥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促进了科技升级、产业转型和供给侧的数字化改革,展现了“智能+政务”的巨大潜能。放眼全球,数字技术如此大规模地运用于疫情防控,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科技战“疫”吹响了数字技术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深度融合的号角。

1.有力支撑: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中的角色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一系列重大的问题扑面而来,其中尤为紧迫的三个问题是:如何能够最有效地治疗已经感染的人群?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疫情的传播?如何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同时逐步有序恢复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

  针对这三个问题,数字技术发挥了有力的支撑作用,总体表现在疫情防控的前、中、后三个环节。在前端,数字技术助力解决有效治疗感染人群的问题,即进入医疗和科研攻关一线,助力病毒溯源、减轻医护压力、寻找疫情原因、控制风险存量。在中端,数字技术助力解决最大限度防控疫情传播的问题,即针对疫情传播过程,运用数据信息优势,助力控制风险增量。包括:信息采集,对疫情扩散的动态把握;信息上报,对传统上报方式的人力节约;信息公开,对疫情蔓延的实时监测分析。在后端,数字技术助力解决恢复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问题,即关注经济社会大局的稳定,通过高效的资源调配、供应链条、时间管理,助力生产生活物资顺利进入疫情灾区,助力恢复和维持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

  数字技术之所以能发挥支撑作用,离不开数字技术本身的特征。一是信息汇集。大数据为疫情的监测、分析,以及信息的公开发布提供了基础,有利于政府的治理决策和社会的秩序稳定。二是算力算法。人工智能拥有强大的算法,在大数据的支撑之下,具有较高的计算能力,能够提升病毒基因测序等多个科研攻关环节的效率。三是非接触性。互联网科技平台使得大量的经济社会运行可以通过“非接触”的远程场景得以实现,从而有助于降低疫情的大范围传播。

  当然,重视科技的力量不等于夸大科技的力量。第一,防控疫情需要多种资源和力量的整合,数字技术虽然发挥了作用,但不是全部,而只是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第二,数字技术是一种新的力量,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应用的很多方面只是首次尝试,还存在不足之处,未来还可以持续创新升级。第三,技术应用嵌入在社会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既是数字技术发挥作用的结构性情境,也是未来做出更大贡献的起点。

1 2 共2页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让多元化解劳动争议的新路子走深走实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不断推进“诉源治理”机制建设的又一举措,为更专业、更高效化解劳动争议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 【热点思考】让失业保险更大力度保障疫情下的基本民生

    新冠肺炎疫情下,保障就业稳定和基本民生是当务之急。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应设立和启动临时性、系统性的“失业保险应急计划”,以“快响应、救急难、兜底线”为指导原则,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在保障失业职工基本生活,促进就业和稳定社会秩序中的积极作用。

  • 【前沿观察】社保发力稳就业重在精准执行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下,企业想方设法自救,国家也及时释放一些暖企支持政策,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当属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这一举措既是对2008年以来我国推出一系列减税降费稳就业政策的延续,也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取得抗疫胜利的重要保障。

  • 【工作研究】增强“三力”助推高校工会治理能力建设

    高校工会工作对高校的发展建设意义重大。进入新时代,教职工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日益迫切。应大力加强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教职工思政引领力、职业竞争力、工作凝聚力,提升教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真正实现党群零距离,美美与共校园文化生态,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