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国赴巴基斯坦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参加出征仪式。新华社发

中国政府援助马来西亚抗疫物资抵达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新华社发
当今时代,各国人民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人类社会已经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给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也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疫情没有国界,面对疫情,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在全球抗击疫情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呼吁,“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并再次强调在抗疫合作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重要讲话,向世界阐明了携手合作抗击疫情的中国倡议,为开展国际抗疫合作、提振抗疫信心注入了重要动力,并在全球面临危机的时刻再次表明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
1.牢固树立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人类需要合作应对各种全球性的风险和挑战,但合作的前提是保持信心。只有各国共同树立克服困难、战胜挑战的必胜信心,才能坚持不懈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时刻,世界各国都应树立起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和坚定信念,风雨同舟,共克时艰。保持信心,就能临危不惧,有效组织各方力量,动员物资储备,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保持信心,才能以客观、理性的科学态度,确定传播途径、优化诊疗方案、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坚持依法有序推进,形成应对疫情的有效之策;保持信心,世界各国才能相互伸出援助之手,守望相助。
中国抗击疫情取得的积极效果,为国际社会树立信心提供了正能量。面对疫情冲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坚持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经过艰苦努力,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这些积极成效让其他受疫情困扰的国家看到了希望,借鉴了经验,增强了信心。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一国如此,世界亦如此。只要坚定信心,联手抗疫,人类终将赢得这场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信心不是口号,而是来自于切实有效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呼吁二十国集团成员采取共同举措,提振世界经济复苏士气,倡议制定二十国集团行动计划,并围绕合作抗疫提出了四点倡议,明确表示愿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方已经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向所有国家开放;中国将加大力度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料药、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等产品;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上述具体的行动安排和倡议,为世界各国坚定信心合作抗疫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