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开放:国家战略的先行先试与示范意义-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幻灯片

浦东开发开放:国家战略的先行先试与示范意义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2020-04-24 08:09:28  来源:光明日报

  3、以开放促进改革和制度创新

  浦东开发开放坚持国际化发展并参与全球竞争,在逻辑上就必然会顺应市场化机制,这也注定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会伴随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再造。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注重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内搞活,以适应当时大规模招商引资和赶超增长的需要。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发现改革与开放的内在关系发生了某种变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某些进展和实际效果,有可能赶不上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此时的浦东开发开放,更加注重开放引领开发,通过培育开放性制度和功能性政策,积极引导新区开发建设;更加注重通过顺应经济全球化规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引导政府职能转变。2001年以后,党和政府从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出发,赋予浦东新区率先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基本要求,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城乡二元结构改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资国企改革、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等,积极探索并率先建立与WTO规则相适应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和机制。2013年浦东承担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战略任务,明确提出并坚持形成制度创新的高地,积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大力推动制度变革,着力于建设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倒逼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创新,浦东新区在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率先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创新成果。

  4、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突出表现为世界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一个城市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参与全球经济,关键看这个城市的经济能级、城市功能与核心竞争力。国家赋予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目的在于加快培育和提升上海的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竞争。

  浦东新区作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30年来始终把坚持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不断加快核心承载区的形态与功能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加快建设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技术开发区、张江科技园区为引领,推动浦东开发的空间新格局,培育上海的国际金融、国际航运、国际贸易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全球科技创新能力。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利用主场馆在浦东的机遇,浦东新区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城市管理等城市综合功能的全面提升,加快建设功能性、枢纽型、网络化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包括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新的交通轨道设施体系,等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浦东开发开放更加聚焦城市核心功能与竞争力的提升,全面聚焦“五个中心”建设,形成开放与创新协同发展新格局,造就了今日浦东以外高桥港、洋山深水港为主体的上海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一、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全球第三的世界级的经济能级,提升了陆家嘴金融城、张江科学城、上海自贸试验区等许多核心功能区的优势,集聚了330多家跨国公司总部以及许多重要的大宗商品和要素市场体系。正是这些强大的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奠定了新时代上海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服务长江经济带、服务全国、影响世界的强大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

  5、坚持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浦东开发开放紧抓产业布局,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在核心功能区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以及全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及中外合资的零售企业、物流企业等,引导和培育现代服务业的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浦东顺应全球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流动的趋势,不断加快制造业升级,特别是借助张江科技园区和平台,引进并发展电子信息、汽车产业、成套设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浦东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建设张江综合国家科学中心为载体,全面加快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加快自贸区与自主创新联动发展,推动人才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基本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大批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项目、大平台、大基地纷纷落地浦东,开花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浦东在开发开放中,一方面注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努力实现产城融合和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避免了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出现的“产业空心化”问题。浦东通过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和实体经济发展,推动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联动,为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浦东样板。

  6、发挥国家战略的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是我国改革开放非常重要的一条经验。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功,为全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经验,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国家战略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的重要作用。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在实施开发开放战略中便率先探索了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为全国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体系提供了重要经验。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浦东以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市场监管体系改革、“单一窗口”办理、海关监管改革、本外币一体化运作的FT账户制度等一系列高标准、高水平的制度创新,为全国自贸区建设和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大量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发挥了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排头兵作用。

  三十而立,浦东开发开放创造了奇迹。面向未来,浦东将继续高举开放旗帜,在引领上海现代化建设、推动改革开放创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特大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发挥好“窗口作用、示范意义”,在形成“四大功能”、推进三项新的重大战略任务、打造城市“四大品牌”中,继续秉持“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精神,奋力创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奇迹。

  (作者: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笔人:权衡)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问题探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助推劳动力社会性流动

    劳动力的社会性流动是不断提升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促进人才、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工作高度重视。2019年底印发的《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劳动力、人才合理有序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要求。

  • 【热点思考】落实稳岗返还政策 促进就业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严峻考验。稳岗返还作为失业保险制度防失业功能的重要政策抓手,在疫情防控期间成为稳定就业的重要措施选择。落实稳岗返还政策,要坚持就业优先,在地区层面综合决策;适当授权,允许地方政府制定具有属地性质的专项落实行动;加强制度建设,保持政策可持续性。

  • 【前沿观察】让社保降费更好服务就业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就业的全力配合, 而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风险防范机制,理应为就业保驾护航。多年来,我国政府充分重视社会保险和就业的关系,在社会保险与就业的协调性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 【工作研究】工会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思考

    工会作为部分公共职能的承担者,要在深入调查职工状况和生活需求基础上,科学论证、精准施策,引导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参与深化改革,力所能及为广大职工提供公共服务和改革产品,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凝聚起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访谈

文献

  • 古代官员如何读书

    官员读书风气历来是时代风气的直接反映。古代许多官员惜时如金,于案牍俗务之隙、戎马倥偬之间读书,既苦读、攻读,又乐读、善读,力求开卷有益。回望古代官员的阅读世界,对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

  • 实事求是的提出及历史贡献

    众所周知,“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的重要内容。考察“实事求是”提出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到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