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幻灯片

整治形式主义: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

杨选留
2020-06-09 08:00:44  来源: 光明日报

  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坚持不懈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指出,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把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领导指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法。

  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优良作风狠抓落实。图为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一支青年防疫小分队,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基层防疫一线,助力辖区企业复工复产。新华社发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提出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工作的总要求,并强调要筑牢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政治根基,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这一论断一语中的,击中要害,意义深远。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更是一个理念问题,反映了一级组织及其领导者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取向对待党和人民的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一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党中央确定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着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取得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有的干部不敢担当、敷衍应付、作风漂浮,还没走出“老调重弹”的思想误区;有的工作表面轰轰烈烈,实则是用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消耗了基层干部大量精力。深入剖析形式主义的种种新表现不难发现,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片面理解“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甚至人为地把二者对立起来。随着今年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上升,再叠加疫情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难度加大,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统筹做好常态化防控和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工作,破解难点和堵点,以优良作风狠抓落实。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

  1.准确把握“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要义

  “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不同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对某一层级组织和干部来讲,“上”和“下”是相对的。从现有组织架构和干部管理权限看,某一层级组织和干部,对于之上层级来说是“下”,对于之下层级来说又是“上”。因此,不同的层级并不代表地位的高低,仅仅体现了不同的职责。

  “对上负责”就是处于某一层级的组织和领导者维护其上级领导机关及其政策法规的权威、执行其决议并对其负责。坚持“对上负责”绝不是“唯上”,而是要尊重上级指示、领会上级意图、执行上级决议、维护上级权威、向上级报实情,并对上级开展负责任的监督和建议。“对上负责”要求领导干部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将其转化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但现实中,有的干部认为上级给了自己职位,工作就要做给上级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甚至把“密切联系群众”篡改为“密切联系领导”;有的干部认为只要来自上级的决策都正确,不管是否符合本地实际,就机械教条地执行。正如邓小平同志曾批评过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转。”这些认识是对“对上负责”的严重扭曲,必须防范和杜绝。

  “对下负责”就是处于某一层级的组织和领导者维护其下的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并对其负责。坚持“对下负责”,就要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并为之奋斗。要按照党的性质及其民主集中制原则,结合自己职责定位,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形成符合本地实际的正确意见。当个别群众中出现不负责甚至错误认识时,要敢于批评,帮助其提高认识。同时,要敢于承认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全面准确而不是片面单纯地理解和把握“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要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

  2.正确处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

  “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虽各有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一是目标的一致性。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上级的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说到底是为了维护、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正确、有效的领导作用发挥得越好,人民群众就越能感受到主人翁地位,主体作用就发挥得越好。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既是党的领导作用人格化的体现者,又是群众的组织者、引路人,“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最终归宿和落脚点都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

  二是原则的一致性。“上”较多地和“集中”相联系,而“下”较多地和“民主”相联系。我们讲集中,是不能脱离民主的集中。上级的决策之所以正确,恰是因为它是在民主基础上集思广益的结果。我们讲民主,是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上级的正确决策是把群众意见经过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加工的成果,更全面、更深刻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实践。

  三是过程的一致性。“对上负责”就是领会上级精神并抓好落实的过程,“对下负责”就是从维护本地区人民群众利益出发,把上级的政策同本地实际相结合开展工作的过程。二者紧密衔接,不可切割。“上”的政策是“下”的工作依据,只有将其科学运用到对“下”的工作指导中,才能通过“上”的全局性发展实现“下”的局部利益。片面强调“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就会脱离实际,让工作流于形式;就会背离原则,让人民群众的利益难以实现。

  “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内在一致性表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对上负责”,又要“对下负责”。“对下负责”是“对上负责”的具体表现和集中反映,是“对上负责”的载体,“对下负责”的表现和绩效是检验和评判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对上负责”的重要标准,二者统一于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离开上级决策的指导讲“对下负责”和离开下级的实践基础讲“对上负责”都是片面、错误的。

1 2 共2页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