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优势支撑国家战略安全 凸显特色加快振兴发展步伐-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幻灯片

依托优势支撑国家战略安全 凸显特色加快振兴发展步伐

董伟俊
2020-07-07 08:22:17  来源: 光明日报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起“五个安全”的责任使命,既是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赋能,也是加快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第一要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黑龙江省在应对经济下行挑战和风险不确定性的危机中,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扬优势、补短板,抓“六保”、促“六稳”,努力在优化营商环境、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等方面聚焦发力、砥砺前行,奋力探索振兴发展新路子。

  哈尔滨万顷松江湿地。郭俊峰摄

  在中国一重集团水压机锻造厂,工人正在作业。邵国良摄

  大庆宏福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在现代智能温室采摘樱桃番茄。蒋国红摄

  北大荒农垦集团普阳农场第二管理区水稻播种作业现场。荆天旭摄

  1.让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成为振兴发展的“金字招牌”

  破解“投资不过山海关”,是新时代东北振兴必须解答的难题。黑龙江省敢于正视矛盾、找准差距、紧抓落实、标本兼治,召开全省大会部署整顿机关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向社会特别是投资者承诺“努力做到办事不求人”,倒逼政府改革和职能转换,初步探索出一条法治安商、改革惠商、作风亲商的整体优化营商环境之路。

  35家中省直单位开辟“百大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建立服务专班,出台审批服务制度,努力做到领办代办审批事项“我帮办”、利用在线平台实行不见面审批“网上办”、企业投资项目实施容缺核准“马上办”、“一会三函”绿色通道推动审批“尽快办”、企业投资项目评审收费“最惠办”、多层级政府部门联动解决问题“会商办”、多部门联合受理联合审批“一次办”、国家审批事项省级对口单位“盯紧办”。

  推广复制哈尔滨新区“率先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破解企业‘办事难’、牵头实施投资项目‘承诺即开工’破解企业‘开工难’等六项举措”,增强了市场主体的政务新体验、投资新动能。疫情防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哈药集团紧急购置上马医用口罩生产线,实现全省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服生产三个零的突破。依托优化的发展环境和组合的援企政策纾困,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民营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态势。6月初,央企与黑龙江省共签署央地合作项目协议86个,总投资额达3185亿元,进一步释放了“环境+政策+投资”的叠加效应。

  2.把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攻方向

  疫情的全球扩散蔓延,在导致产业链、供应链存在断裂风险的同时,也孕育着重构的机遇。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关键是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近年来,黑龙江省加快工业强省建设,推动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着力培育“433”工业新体系,确立了打造一批百亿级企业、千亿级产业、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产业园区的“百千万工程”,确定了“百大项目”滚动实施计划。通过包保扶方式,稳定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支持驻省央企做好“稳”与“保”的大文章。抓住疫情催生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契机,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和产业基础条件,加快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头雁”和“春燕”行动计划,育好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中试基地等举国体制创新平台,承接国家科技创新任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生产服务化和创新服务高端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消费点、就业拉动点。

  3.给“中国饭碗”装上更多龙江好粮

  作为中华大粮仓的黑龙江,全省有2.155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近年来,黑龙江省按照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的要求,一手抓粮食综合产能提升,一手抓绿色可持续发展,积极实施黑土战略性保护,打好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三张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给“中国饭碗”装上了更多黑龙江好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农业信息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为端稳“中国饭碗”增添了底气。“惠农黄金十条”稳产保供扶持政策,增强了企业和农民信心,农资生产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春耕生产物资供需充分,水稻浸种催芽、育秧等农事活动渐次展开。全省农民通过微信、抖音、益农信息社、农业大数据平台等新媒介网上备耕、网上培训、网上贷款,微信平台、农机调度平台等发挥了智慧赋能作用。

  4.向绿水青山、冰天雪地要金山银山

  黑龙江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黑龙江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加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

  在筑牢生态屏障方面,扎实推进大兴安岭、伊春、森工集团所辖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以及自然保护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从区域角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要素,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保障生态安全能力。

  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以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疫情给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带来一定冲击,但省委、省政府聚焦寒地冰雪经济这块最具绿色发展潜质的领域,抓住筹办北京冬奥会的战略窗口期,盯住“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叠加出的冰雪产业井喷式增长的战略机遇期,依托“冰+雪”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以“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作为旅游宣传推介形象品牌,拓展“冰上丝绸之路”的产业链与国际冰雪产业分工体系,积极培育冬季户外运动、旗舰冰雪景点、冰雪庆典三大冰雪旅游支柱产业,将黑龙江建设成为国际冰雪旅游度假胜地。

  5.为决胜全面小康推动振兴发展积聚强大精神伟力

  新时代黑龙江重振雄风再出发,尤其需要那么一股子气儿、一股子劲儿。黑龙江省着力在理论强基、舆论聚力、价值涵育上下真功、务实策,汇聚起推动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

  深化理论武装,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规范化建设,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决战决胜的实际行动。紧扣做好“三篇大文章”、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百大项目建设”、建设“六个强省”等实践课题,聚焦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改进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时代命题,开展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为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

  营造舆论强势,切实激发新时代黑龙江改革发展的强大能量。全省组织开展“牢记嘱托谋振兴”“全面建小康、振兴黑龙江”系列主题宣传,推出“决胜脱贫攻坚”“推进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系列报道活动。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探索“新闻+政务”“新闻+服务”模式,更广泛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构筑价值高地,展现新时代黑龙江振兴发展的奋进姿态和昂扬状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挖掘培育时代楷模、最美人物、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扎实做好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评选宣传工作,推动形成“文明花开遍龙江”的生动格局。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坚守爱国情怀、坚定奋斗意志。面向广大群众,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和精细化的工作态度,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引导全省广大群众立足本职、对照先进、真抓实干。

  (作者:董伟俊,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编辑: 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赵振川:西北是根 长安是魂

    时代和火车一样,滚滚向前,赵振川从来不是一个抓着过去不放的人,但当回忆故去的那些人和事的时候,他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来处。

  • 陈康白:科技报国 时代担当

    作为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延安自然科学院的主要筹建者,陈康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是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老专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 爱智求真与现实关怀的高度统一

    陶德麟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学,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