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执行查控平台 提高执行质效-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幻灯片

完善执行查控平台 提高执行质效

党振兴
2020-09-23 16:01:37  来源: 人民法院报

  充分依托信息化执行查控平台,能省时省力、快捷高效地实现财产的查控、扣划,及时执结案件。实践中,要在进一步完善不同法院之间关联案件的信息共享机制;努力实现执行系统和审判系统的无缝衔接;进一步提高法律文书生成的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多努力,以有效兑现司法承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公信。

  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下,依托智慧法院建设,全国各级人民法院都使用了执行信息查控系统。该执行系统的上线,方便了执行法官,克服了传统执行案件办理过程中,办案法官耗时费力,但成效不高的弊端,实现了执行查控的现代化。轻松、便捷地对被执行人财产信息进行线上一键查询、扣划,是司法智能化、现代化最重要的一步。但实践中,笔者发现该平台在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执行案件的办理质效。

  要进一步完善不同法院之间关联案件的信息共享机制。要打通关联案件信息共享的技术屏障,通过关联案件的信息查询,共享被执行人财产、人身等信息,打破地域限制,使案件得以有效执行。同时,要加强执行平台与宾馆、铁路等信息系统的对接,及时反馈、共享相关信息,严格落实限制高消费措施的执行,对被执行人形成震慑,真正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多元协作制裁机制。同时,加大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公开力度,实现面向社会、随时查询的公开机制,增强失信执行人名单制度的威慑力。

  要努力实现执行系统和审判系统的无缝衔接。通过审、执两个系统的有效对接,不但能实现案件的审判信息和执行信息共享,还能方便执行法官及时了解审判动态和被执行人涉案情况,便于执行预案和执行措施的灵活制定和运用,促进执行效率的提升。同时,对于部分已生效的瑕疵法律文书也能及时发现、及时补正,实现执行环节对生效法律文书的监督功能,提高司法公信。

  要进一步提高法律文书生成的智能化水平。现有的执行系统能一键生成部分法律文书,但受技术限制,所生成的法律文书智能化水平不高,仅仅是简单的程序性固定样式,实质性内容全部需要手动填充,与手动直接制作法律文书耗时相差无几。完善优化执行查控系统,应提高法律文书自动生成的智能化水平,系统研发部门要提高平台的人性化服务能力,通过算法分析、数据提取等技术手段达到案件信息的自动填充,办案人员仅需简单对案件要素进行修改、填写,一键自动生成合格的法律文书,才能提升执行办案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执行效果。

  要进一步强化与电信、移动平台对接。通过身份信息实现对被执行人最新电话号码的查询,方便联系,及时查询移动支付财产。当被执行人不愿意履行义务、逃避执行时,为了不被他人发现,往往会采取转移住所,频繁更换手机号码等,只有通过法院查控系统实现与电信、移动等通讯公司的平台对接,依托电话卡实名制登记的便捷条件,才能够及时掌握被执行人名下的手机号码,便于直接查找被执行人,迫使其主动履行生效判决书确定的执行义务。

  要进一步优化与银行对接的财产查询流程。现有的执行查控系统,当办案人员提交查控申请,银行反馈时间一般为1到5天左右不等,同时查询反馈后15天之内不能再次提交查询,整个系统设置以静态的时间节点为主,缺乏被执行人账号财产变动的动态流程监控,不利于财产有效查控和及时发现、冻结。应优化执行查控系统,实现动态管理,一旦有财产汇入被执行人账号,系统应及时自动预警提醒,避免不停查询增加银行负担和无法及时发现财产信息之弊端。同时,应及时生成被执行人银行账号流水信息,为打击拒不执行、逃避执行的犯罪行为提供证据链条,保障执行效果。

  要充分借助铁路、民航大数据,实现被执行人行程查询。人难找一直是执行案件的最大困境。由于大多数执行案件涉案标的额都比较小,如果能及时查找到被执行人,案件往往会顺利执结。借助铁路、民航出行的大数据,将数据和法院执行查控平台信息进行对接,实现信息共享,生成被执行人近期内的行动轨迹,能够方便执行人员通过对该行动轨迹的分析研读,掌握被执行人的出行动向,破解执行案件办理中人难找困境,为执行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执行系统中可嵌入定位功能。可引入公安机关的手机定位等定位技术措施,以便及时有效地发现被执行人,实现执行力量的布控,采取实施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让“老赖”无处遁形,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同时,此举也会对其他“老赖”形成震慑,营造诚实守信、依法办事社会氛围。

  可对被执行人家庭财产全面查询,尽可能地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在案件进入执行环节之前,司法审判和自动履行期间,被执行人已经明确知道判决结果,一些恶意被执行人会对财产进行转移、隐匿、变卖,以逃避执行义务。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使他们对家人更加信任,往往会将名下财产转移至家庭成员名下,现在的执行查控系统仅能查询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无法实现案件的有效执行和对规避执行行为的及时发现。优化执行查控系统功能,通过和公安机关户籍信息联网,实现整户信息查询,扣除法律明确规定的属于个人财产外,进行冻结、扣划,将极大提升司法执行效果,也能有效打击规避执行的行为。

  司法执行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执行能力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从制度设计、信息化建设、人员调配等多方面对软硬件的配备综合统筹,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优化。充分依托信息化执行查控平台,能省时省力、快捷高效地实现财产的查控、扣划,及时执结案件,有效兑现司法承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公信。

编辑: 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