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第一岛链示意图 CFP供图
在中国的海洋战略和外部安全威胁问题上,“岛链”一直是个重要的战略术语。
特别是近年来,美国重返亚太的脚步扎实紧凑,在西太平洋沿岸地区动作频频,与之相对,中国的海权意识正在快速觉醒,中国海军力量建设稳步推进,海军战略也正由“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转型,在这样的情况下,“岛链”概念被频繁提及。
在“岛链”问题上,我们既要有忧患意识和防范准备,也要保持理性和豁达,无论放大还是忽略“岛链”的意义,都不利于科学准确的战略规划、战略决策和战略实施。
“岛链”安全威胁现实存在
“岛链”的概念是在冷战早期由美国提出的。1951年1月,美国国务院顾问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提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台湾地区——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岛链线。”1955年,升任美国国务卿的杜勒斯在参议员外委会的证词中称,台湾地区“构成了太平洋西部边缘所谓‘岛屿锁链’中的重要环节”,由此,“岛链”概念被正式化、战略化。
在此基础上,学界衍生出了“三个岛链”之说,其中“第一岛链”为美国“岛链”概念的初衷,即北起阿留申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中连台湾地区,南至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岛弧。“第二岛链”北起日本本州岛东南岸,南至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群岛;“第三岛链”概指以夏威夷群岛为中心,由阿拉斯加半岛和大洋洲一些群岛构成的岛阵。客观来说,“岛链”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被泛化,尤其是“第三岛链”所指的岛屿至少在地理意义上很难说能够形成岛弧。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设计“岛链”战略之初,针对的主要是苏联。它通过一系列措施把地理意义上的“岛屿弧”打造成政治和军事意义上的“岛链”。
美军在这些岛弧上保有大量军事存在。二战后,作为战胜国,美国取得了太平洋的主导权,在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太平洋沿岸国家保证大量军事存在。几十年来,美军根据战略环境的变化在这些岛屿上的兵力部署数度调整,并建立了庞大的基地群,美军就像一条绳子把这些本来毫不相干的岛屿穿了起来。
与此同时,美国与这些岛屿所在国进行军事同盟化。在远离本土的岛弧上驻守的美军尽管实力不俗,但跟强大的对手相比毕竟处于劣势。美国通过联盟的方式把岛屿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纳入到“岛链”的大盘子里来,以增强战略能力,这主要体现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澳新美安全条约》、《美日安全保障同盟》、《美韩共同防御条约》、《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等法规性文件的签订,以及各种务虚和务实的军事合作。
但由于冷战时期苏联海军非常强大,“岛链”从未真正封锁住苏联海军进入太平洋的步伐。所以,把“岛链”和“封锁”对等,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美国构筑“岛链”的战略能力。近年来,关于“岛链”对中国安全威胁的论述颇多,其中不乏形势严峻的描述。随着苏联解体和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岛链”战略的指向已经由针对苏联转向防范中国,这种安全威胁主要体现在两点。
其一,美军在“岛链”上成体系的军事存在削弱了中国对周边海上问题的战略管控能力。美军起到了“楔子”的作用和战略威慑的功能,“岛链”影响中国解决台湾问题,使“岛链”国家视美军为平衡中国力量的工具,进而增加了中国解决东海、南海领土争端的难度和复杂性。
其二,美日等国借助“岛链”上的军事力量,对中国海空军以及商用船只进出“岛链”进行严密监视。美日等国在“岛链”上建立防空警报体系,在重要岛屿设立各种监听系统,并专门针对中国潜艇设置水下、水面和空中三道监视网。借助“岛链”,美日等国一方面窃取了中国军事力量的大量技术情报,同时也能根据解放军的军事行动分析研判中国的战略规划,对我国战略安全构成威胁。
“岛链”的战略意义有限
可以预见,随着美国对亚太地区关注度的提升,在相当长时间内,“岛链”会被不断强化,这是我们必须警惕的。但同时,也不能夸大“岛链”对中国的影响。这需要我们从宏观层面理性看待“岛链”威胁。
其一,冷战已经成为历史,如果说“岛链”在冷战时代是东西方阵营泾渭分明、充满敌意、一触即发的分水岭的话,那么现在,美国尽管有借助“岛链”对中国进行防范和遏制的动机,但接触、合作、共融也是中美关系的另一个主要方面。
其二,美国在相当长时间内的核心战略仍是称霸全球,“岛链”只是其统御全球战略中的一个布局点,而并非居于美国安全战略的峰点,而且这个点是一个历史的存在,并非新近设立,尽管有局部的调整,但它仍属于战略惯性的产物。
其三,美国打造的“岛链”在针对中国之外也有其他丰富的内涵。美国借助“岛链”在亚太安营扎寨,可以巩固同盟关系,维系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同时,对于日本这个带有侵略传统的区域强国来说,美国也有牵制和套牢、防止离心倾向的用意。
即使单纯从“岛链”针对中国的角度来看,其战略能力也是有限的。第一,“岛链”对中国海上通道的封锁更多体现在“潜在性”上。布热津斯基在《大抉择》中曾表示:“亚洲各主要国家的经济生命力都毫无例外的依靠海上贸易能够自由出入的两三个主要港口,只要用几颗磁性水雷挡住上海、横滨、或者孟买港口的通道,就可以使中国、日本或者印度陷入停顿。”由此,借助“岛链”封锁中国海上通道也就往往被视为“岛链”的巨大威胁。
但是,正如《布热津斯基之“过”》一文中论述的,高傲的布热津斯基总是有一厢情愿的色彩,如果美国对中国的生命线进行封锁,那无疑两国直接进入你死我活的敌对状态,而对于中美这样的核大国来说,其战略资源和战略手段都是十分巨大和多元的,如果两国进入生死对抗局面,那么“岛链”将瞬间变为相对较小的战略选项。
第二,从军事意义的角度看,现代高技术战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非接触、非对称,数千公里之外就可发起精确打击,战场纵深比过去有了数量级的放大,这就使得中国越过“岛链”屏障而攻击更有战略价值的目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此外,美国布局的“岛链”对中国的逼迫和抵进,在增加中国军事安全压力的同时,客观上也很可能成为送上门来讨打的对象。
第三,“岛链”本身也并非十分稳固的整体。“岛链”是由美国主导的、一对多式的联盟体系,尽管美国对“岛链”国家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太平洋沿岸国家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战略需求决定了“岛链”很难成为针对中国的铁板一块。“岛链”国家作为东亚经济圈的成员,大多与中国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它们遏制中国的动机并不比美国强烈。此外,“岛链”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不信任,这无疑是削弱美国依托“岛链”遏制中国战略的重要因素。
务实有力巧妙应对“岛链”
在应对“岛链”的问题上,我们应当做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既不盲目轻敌,也不举轻若重。要通过务实、有力、巧妙的战略运作,不断扩大自己的战略主动,增大自己的回旋空间。
首先,要在战略话语上对“岛链”脱敏。当前,“岛链”在中国和国际上都是一个高频和敏感的词语。事实上,对于中国来说,当中国海军驶出“岛链”时,舆论没有必要欢呼“中国已经肢解了‘第一岛链’”,因为不论我们驶出与否,“岛链”本身还是事实存在,谈不上“肢解”;而对于美日等西方国家来说,每当中国海军驶出“第一岛链”,它们就表现出极大的心理不适应,随之就是“中国威胁论”等谬论的反弹,似乎中国海军只能在“岛链”内活动。凡此种种,都是因为“岛链”的概念经过几十年的战略描述,被过分政治化、标签化、先验化。
“岛链”的概念是美国人设定的,中国不能总是跟着别人的话语议程走,而是要以战略豁达的姿态使之政治和军事意涵淡化,给国内和国际公众进行脱敏处理。正如中国外交部官员公开表示的:并不认为任何人有能力在亚太地区构成对中国的包围圈,也不认为亚太有多少国家愿意成为包围圈的一部分。
其次,要特别加强海空战略力量建设。以往中国海军只能在“岛链”以内的近海活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远海作战实力不济。21世纪是海洋世纪,特别是居于太平洋共同体的国家将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心。正是在这样的地缘观念下,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都愈发重视海空战略力量建设,以期在未来的海洋博弈中占据更大主动。特别是美国近年提出“空海一体战”作战构想,主战场就设想在中国南海,假想敌直指中国。
由此,我们要特别加强以海空为主的战略能力建设,形成强大的近海防御能力和远海作战能力,同时,要有能够确保相互切断海上通道的能力,以制衡对手的封锁威胁。要看到,问题总是辩证的,当我们的海空力量足够强大时,矛盾就会出现转向,美日等国在“岛链”上的前沿部署就会反过来面临我们的巨大军事压力,甚至变成掣肘其整体战略能力的消极因素。
最后,要通过经营周边扩大回旋余地。自古以来,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就有着广泛的影响力,特别是中国自身的快速发展对于周边国家的经济贡献意义重大,尽管一些国家与中国存在海洋领土争议,但总的看,合作远大于分歧。中国要积极经营周边,既能在大是大非上坚持原则,又能保持耐心放下身段,加强与“岛链”国家的多层面交流沟通,向它们提供更多公共物品,努力推动和参与区域合作,着力把“岛链”国家纳入一个共同市场,进而弱化这些国家与美国的“岛链”向度,强化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利益共同体”向度。此外,中国还要进一步加强与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合作,开拓更广泛的海上战略通道,使自己的海上战略空间更为宽广,更富弹性。
(作者单位:解放军某信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