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滚动-正文
克服为官不为 勇于担当尽责
王爱文//www.auribault.com2014-08-28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随着“四风”整治的深入,权力监管越来越严、制度笼子越织越密,党员干部作风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普遍欢迎。与此同时,一些党员干部感到“为官不易”,思想滑入另一个极端,不敢担当,躲事怕事,为官不为。改变这种现象,既需要加强教育引导,又需要提供相应保障。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必须牢记职责使命,自觉克服为官不为、勇于担当尽责。

  克服为官不为,须端正为官动机。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是公职、职责是公务,维护的是公益。特别要摒弃“既当官又发财”的落后思想,不拿不易为不为遮羞,不用干净为不干事开脱。为此,应端正为官动机,将心理预期调整好,绝不能把不当利益当成当官应得的利益;强化宗旨意识,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践行“三严三实”,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实际行动为改革发展凝聚正能量。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暂避风头的思想,从心理上尽快度过不适应期,踏踏实实干事。

  克服为官不为,须改进考核工作。发挥纪检监察督查、组织部门考察的规范导向作用,完善针对不作为现象的监督、检查、纠错制度,强化对干部“所作所为”的监督考核。改变过去“不提拔不考核、不到年底不考核”的做法,加强干部日常考核、专项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完善绩效评估、群众评议、实地调查等了解干部的办法。改变单纯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横向比较的办法,把干部考核的重点放在其在位期间解决本地区本部门突出问题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上。尤其要把为官不为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严格执法执纪,让不为者受到惩戒,把为官动机不纯者坚决清理出干部队伍;探索公务员合理退出和淘汰机制,打通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路径。

  克服为官不为,须强化社会监督。建立规范化、部门共享的公共行政与服务平台,如政务大厅、资源交易中心、政务信息系统、质量(食品药品)检测中心等,实行办理程序、期限公开承诺,以利于社会监督。利用网络和其他媒体定期开展部门和基层单位向社会公开述职,把履职评价权交给社会。以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为切入点,开展正风肃纪治理行动,发动群众监督举报不作为的官员,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习惯于“平平稳稳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吃吃喝喝混日子”和“冷横冲、奢私贪”的人没有市场、受到惩处。

  克服为官不为,须提供必要保障。基层和一线干部承担着把党和政府的政策落到实处的职责,负责“最后一米”和“临门一脚”。群众对为官不为的意见有不少与基层和一线干部有关,一些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也多发生在基层。基层和一线干部成天面对柴米油盐,思考的问题很实际,但目前他们的工作压力很大,待遇却较低,升迁机会也较少。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多为基层服务,把人力和资源更多地放到基层,让基层和一线干部有职有权地工作;同时,保证他们的工资、津贴等待遇,并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进步空间。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