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滚动-正文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讨会召开——
聚焦实现路径 探讨长效机制
韦汉吉 刘国普
//www.auribault.com2015-07-08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由《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研究中心主办、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八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论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讨会近日在南宁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60多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学者,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诸多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方向和价值选择,其实现路径是亟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杨瑞森教授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内容,不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仅仅看作是一种道德修养,内在的认同与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认为,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呈现时代化的高度、历史的厚度与深度。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从价值教育特性,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路径。

  与会学者认为,认知、认同、践行三者呈现出由浅入深、由内至外、由知到行的递进关系,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合力体系,理性认知、价值认同、价值践行的逐步推进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有效途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针对不同对象群体的特点,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宣传教育和改善民生的统一、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的统一。

  构建循序渐进的长效机制

  构建循序渐进的长效机制,是深入持久、扎实细致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长效化、常态化、科学化的内在要求。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辉教授认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物化为法律、规章和制度,融入社会生活,成为人民群众行为的自觉遵循,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落细、落实。

  与会学者认为,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融为一体,是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内化于心,使人们认识和认同;外化于行,在公民个人的行动上和各种活动中体现出来;教化于民,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者等,要积极主动地去研究、传播和践行。

  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效能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清华大学教授刘书林认为,要正确认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责任和使命,高校课堂应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与会学者指出,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确保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实践自信和个体认同自信。要整合高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总体合力和整体效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结构上朝着整体功能有序和优化的方向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应基于课程的特点和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掘教材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及相关理论知识,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问题式和专题式教学之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效果。(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