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伟大的创举 光明的前途
农工党中央主席 陈竺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相继颁布,标志着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对于指导和推进政党协商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也为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政党协商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优秀政治文化,经受住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检验,是一项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交集”,政党协商既是对我国多党合作历史传统的继承,体现了崭新的政党关系,又是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发展的需要,体现了崭新的民主形式。政党协商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农工党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民主党派,是政党协商较早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农工党前辈们多次与中共领导人举行两党会谈,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与中国共产党坚定站在一起,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新中国成立后,农工党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在政党协商舞台上造就了许多经典案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农工党要积极投身政党协商的伟大实践:一是结合正在深入开展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认真学习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解决好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进一步明确政党协商的方向和目的。二是结合实施“人才强党”战略,做好“人才存量”和“人才增量”工作,推进依规从严治党,全面提升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党协商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发挥联系界别优势,按照中共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健康中国”“美丽中国”为主线,紧扣“十三五”规划以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积极建言献策,进一步突出政党协商的特色和优势。
开启多党合作服务“四个全面”新篇章
致公党中央主席 万钢
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就加强政党协商作出了总体部署和顶层设计,明确了政党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和保障机制,这是新时期指导政党协商的纲领性文件。
这些年,致公党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积极投身于推进政党协商的实践。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每次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我们依据调研情况,及时把我们了解的民情民意、发现的问题和思考的建议与想法,反映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门;并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政策、重大问题进行认真协商。同时积极听取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国民经济发展态势等专题情况通报,认真完成中共中央委托的调研任务;及时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书面建议和报告,如《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常态》等一批意见和建议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总结经验、揭示规律、筹划全局,作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明确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总纲领总方针。深入领会“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致公党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着力在“四个服务”上下功夫,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全面深化改革、服务全面依法治国、服务全面从严治党,注重练好“内功”,适应政党协商对参政党协商议政能力的新要求。
致公党作为以“侨”“海”为特色的社会主义参政党,也将在推进政党协商的进程中,继续发挥好“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光荣传统,坚持凝聚“侨”“海”之心、汇集“侨”“海”之智、发挥“侨”“海”之力、维护“侨”“海”权益的思路,最大限度地把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和留学人员团结起来,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优势发挥出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同心同德 同心同向 同心同行 | 2011-08-01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011-08-01 |
指导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 2011-08-01 |
中国共产党是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 2011-08-01 |
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凝聚智慧和力量 | 2011-08-01 |
中国共产党何以成为全民抗战的中流砥柱 | 2011-08-01 |
中国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 | 2011-08-01 |
中流砥柱 民族先锋 | 2011-08-01 |
前行需要历史智慧 | 2011-08-01 |
把“三严三实”作为共同遵循 | 2011-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