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用“一带一路”的“钥匙”,解开发展问题之“锁”
主持人:要想富先修路,“一带一路”就像是沿线国家、甚至世界各国共同修通的,通向合作共赢的一条道路,能够提升沿线国家的获得感。
有句话是这么讲的:经贸合作是手牵手,文化交流才是心连心。我们知道“一带一路”建设要推动“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在这种全方位大联通的构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和文化有关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又是怎样用文明的交融和文化的力量,来促进这种融通实现的?
王灵桂:我举两个例子。上周我和南亚几个国家的智库学者交流,他们说,我们特别喜欢中国的“铁公机”。我当时没听明白,后来才知道是指铁路、公路和机场,简称“铁公机”。他们说,几十年了,没有一个国家来给他们修铁路、公路、机场。现在中国给他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他们特别欢迎。第二个例子,前段跟南非同行聊天,他说你们中国人了不起,举一个小例子,过去我们非洲人要有一个手机,那是天方夜谭,因为几百美元的手机买不起;但是自从你们的手机来了之后,基本上每一个非洲人都实现了手机梦。因为有了手机,好多电子商务都开展起来了。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有很多独到的地方。但是在推广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挑战。中国不同地区,民风习惯尚且不一样,“一带一路”沿线这么多国家,每个国家的民俗习俗、法律文化,乃至宗教是不一样的,我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要指望用一套文化模板在整个沿线沿途国家都发挥作用。我们要有一把适合不同环境的钥匙,这把钥匙要用中国的文化去制造,但是样式可以不同。我们智库在这方面也准备了一些课题,研究如何将我们在文化沟通方面形成的经验转化为解决问题的“钥匙”,这是我们的责任担当。
主持人:对,我们用中华文化打造我们的钥匙,针对不同的问题设定不同的规格制式。王义桅教授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王义桅:“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我们的“五通”要落实到民心相通,而民心相通是最困难的,任重而道远。其中有个原因是世界很多国家受西方殖民主义影响很大,他们的历史记忆和我们对历史的看法有很大不同。所以从民心上做好工作非常重要。我们的相关学科建设、科研组织等应当根据“一带一路”新时期的要求,进行重新规划。比如说考古,不能只是在中国国内考古,而是应该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起考古,一起把丝绸之路历史讲清楚。我们的作家要到“一带一路”沿线去采风,去挖掘里面共同的故事,去编织我们共同的梦想,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王灵桂:最近我们正在做一个项目:“一带一路”百人传记,一共有一百卷,5月14号之前出50本,年底之前出100本。“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的著名人物传记,都是用英文或法文写的,还有一部分用德文,用本国语言写的很少。他们的历史是有人替他们塑造出来的,所以这对我们是很大的挑战,要通过我们的努力,真正把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英雄人物写出来。
王义桅:我补充一个例子。前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泉州主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泉州海上交通博物馆门口树着一座雕塑,一个阿拉伯学者看了感动得不得了,说你们门口树的是我们的英雄,大航海家。所以我们不要只展示自己的辉煌,还要展示别人的,要重新看世界。我每次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调研,看他们博物馆的时候,都很感慨,因为我们以前的教育、我们的知识体系里,关于这些国家的知识实在太少,怎么跟人家产生共鸣呢?所以,我们要让文明共同复兴,就要让沿线国家有成就感、获得感和参与感。
中华文化要解决“水土不服”问题,在沿线沿路生根开花
主持人: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汉森说过这么一段话:“丝绸之路之所以改变了历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丝绸之路上穿行的人们把他们各自的文化像其带往远方的异国香料种子一样沿途撒播。”我想请两位教授开一个药方:怎么让中华文化的智慧沿着“一带一路”种植下去、撒播下去、生发出来?
王灵桂:在“一带一路”建设的今天,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历史经验。我举一个例子。阿拉伯历史上有一个百年翻译运动,把欧洲历史上各种经典翻译成阿拉伯文。当后来欧洲因为宗教迫害文明中断的时候,可以从阿拉伯把保存下来的思想、文化吸取回来,这对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影响很大。后来,美国学者讲过这样一段话:“在延续2100多年历史的古老丝绸之路上,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莫过于始自莫卧儿王朝的‘百年翻译运动’。”因此,中国文明首先要让人看得懂,要搞好我们自己的经典翻译工作,把我们的思想传播出去。我们现在的对外传播比较重视英语,但“一带一路”沿线沿途国家有200多种语言,在翻译方面力度还不够。
王义桅:播撒种子,就是要让文明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我在《世界是通的》这本书里,把“一带一路”称为21世纪的新长征。我们要把合作共赢的理念,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把中国梦和世界各国梦融通的这样一些种子播种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才是治本而非治标。我们现在要把“一带一路”变成教材,变成APP软件,变成字典,甚至搞科普创作,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但也是一个长期工程,所以我们要有耐心。首先,我们自己要加强学习;其次,要为其他国家提供适合他们阅读习惯的文化产品,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一带一路”。
王灵桂:文化走出去,要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在当地生根发芽,开出灿烂花朵。
总书记讲,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中国的包容就是鼓励开出更多不同颜色的花朵,这样世界才会春色满园。
让不同文明进行对话,取长补短,相向而行
主持人: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中国一方面在撒播种子,另一方面也要吸取,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二位看来,“一带一路”的实施对于中华文化发展创新有什么启发和推动?
王义桅:我在《“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这本书里强调,中华文明经历了三大转型:以前是内陆文明,今天主动实行“一带一路”,陆海同时进行;同时,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和信息文明;第三,从地域性文明走向全球性文明。今天孔子学院遍布130多个国家,是真正全球性的。
王灵桂:“一带一路”所体现的文化在历史上是有传承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在罗曼语族各民族那里,从阿拉伯人那里吸收过来并重新发现的希腊哲学那里得到营养的一种开朗的自由思想,越来越深地扎下了根,为18世纪的唯物主义作了准备。”当时的阿拉伯人就是通过丝绸之路吸收了古代欧洲人的思想保存下来,并不断发展。“一带一路”涉及不同的文明,文明之间会发生冲突,但是外来文化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尽管有磕碰,总体上却是和平的,就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包容思想。因为这种包容性,我们可以打造一个平台,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对话,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向而行。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独特的一种文化魅力,也是今后“一带一路”研究非常重要的课题。 抓住痛点问题,补齐理论短板
主持人:就两位的观察而言,现在“一带一路”建设有哪些比较紧迫的问题,您又有怎样的建议?
王灵桂:“一带一路”研究一定程度上存在虚化和泛化问题。我对国内现有的“一带一路”研究机构进行了最简单的统计,在网上输入关键词“一带一路”和“机构”,居然有270多家。大家基本上是在一个水平上进行研究,现在的理论还解释不了“一带一路”建设丰富多彩的现实。因此,要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
另一个痛点是什么呢?我们研究“一带一路”,但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沿线国家到底有什么特点。因为了解不深,只能是你说什么我也说什么。总之,“一带一路”理论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说了痛点、难点,肯定有亮点。中国社科院刚刚评出2016年度的23个重要成果,其中就有我们关于“一带一路”的作品,也算是一个亮点,不过这个亮点还是非常弱小的烛光。我们希望通过更长的时间形成燎原之势,用智库研究照亮“一带一路”不断前行的道路。
王义桅:第一个问题,就是要认识到“一带一路”是从历史中来,但超越历史,一定要用前瞻的思维方式看“一带一路”。还有一个就是现在的世界有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不能用简单的线性进化逻辑、赶超逻辑来理解“一带一路”。要进行综合式跨学科研究,真正确立“一带一路”大学问。但目前我们的学科体系、思维模式、知识结构还远远跟不上。
王灵桂:研究“一带一路”要依靠综合学科,不是单一学科。就像老中医开方子,这个方子肯定有很多味中药,我们不能只吃一味,否则解决不了问题。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受到国际社会欢迎
主持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五月举行,二位对论坛有什么样的期待?
王灵桂:最近我遇到一件“麻烦事”——经常收到各国智库的邮件、电话,问我5月14号这个会能不能让他们来参加。我从中发现,这个会议在国外智库里有这么大的影响,那么多人都想参与到这个宏大的工程里面。我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受到国外的欢迎,受到国外智库的追捧,本身就是一种动向。窥一斑而见全豹。从这一点,就能预测会议一定会非常成功。
我想,五月的论坛应该是一个总结的会,也是一个展望的会:总结过去三年多我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的经验、成就,也深入讨论下一阶段怎么规划。同是,我认为这个会是向务实转变的一个转折点。“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热词了,今后要继续保持这个势头,同时要真正落地,要有实实在在的成果出来,让老百姓感受到“一带一路”带来的切身利益。智库应该在其中发挥相应的作用。
王义桅:在中国上大地上开这样一个高峰论坛,我们是拥有知识产权的,是主场。我认为,这个会应有三个目标:一定要把倡议变成机制,把共识变成行动,把双边变成多边,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要靠项目体现“一带一路”,靠产品靠服务等等改变人的生活,从而让世界因为“一带一路”而更加美好。
主持人:从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处走来,向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延伸,“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包容发展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更是一条文明互鉴、交流交融之路。相信沿着这样的道路坚定前行,我们一定能够奏响人类文明的大合唱,铸就共赢发展的新辉煌。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让我们再次感谢两位嘉宾,也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次再见。
(光明智库、光明网联合推出;统筹:王斯敏、蒋正翔;主持:王斯敏;整理:李澍;摄像:王恩慧;导播、剪辑:刘希尧)
中国道路是复兴中华文明的正确道路 | 2015-05-15 |
“一带一路”:全球共同需要 人类共同梦想 | 2015-05-15 |
我们为何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2015-05-15 |
感受中国理念的共识魅力 | 2015-05-15 |
习主席中东之行缘何如此成功 | 2015-05-15 |
“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 2015-05-15 |
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 2015-05-15 |
从根本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 2015-05-15 |
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世界一个美好未来 | 2015-05-15 |
深刻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和构建路径 | 2015-0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