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我省精准扶贫的推进路径
赵书茂 彭力 陈斌
//www.auribault.com 2016-07-20 来源:河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河南是农业大省,实现脱贫目标任务艰巨,必须做到精准到位、有的放矢。

  因地制宜 做好贫困户精准识别

  扶贫能否做到精准,第一关键就是要解决好贫困户的精准确认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规范建档立卡,强化贫困户认定信息公开。做到程序公正规范、信息公开透明是解决公平问题的前提,应严格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便于群众监督,使真正的贫困户被筛选甄别出来。

  进一步细化贫困户认定。部分贫困县总结了“四看标准”,即一看房、二看粮、三看有没有读书郎、四看有没有病人卧在床的标准,值得借鉴。

  引入支出评价指标,做到精准识别。在进行贫困户精准识别时引入支出评价,主要看家庭收支是否有盈余或者达到平衡,没有盈余或者收支达不到平衡时不能算脱贫,当然这里说的收支仅限于必需的生活开支,而不是高消费。

  加强对各级干部的教育、督查。尤其要对村两委成员加强教育和监督,使其提高政治素养,自觉做到风清气正、处事公平;对群众反映有关贫困户认定不公的问题及时查实、予以纠正。此外,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领导责任,形成社会合力。

  找准突破口 让群众走向致富

  扶贫先扶志,脱贫先治愚。脱贫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而是带动群众走向致富。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使农民脱贫更要使其致富,因此应通过反复教育,使各级政府转变观念,以实现贫困人口的小康为己任。

  加强人文关怀,增强脱贫信心。经常同贫困户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对家有病人的贫困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加强关心和安慰,注重通过本村脱贫户的现身说法,改变等靠要思想,引导脱贫致富。同时,要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为贫困户提供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来源,因地制宜,走“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扶贫必扶智,教育扶贫是根本。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政府应突出抓好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就业适应能力。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平原县要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与农产品相关的加工业,增加就业岗位,消化剩余农产品;加快推进城镇化,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县城和中心镇转移。山区县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和特色农产品种植业,实现贫困农户就近就地就业和增收。

  建立大病补偿机制,避免因病致贫。农村贫困户大病重病患者不在少数,对家有大病病人的贫困户来说,新农合仍显不足。应参考河北省阜平县经验,由财政拿出一定资金,建立农村大病患者、特殊慢性病患者再补偿机制,对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在新农合报免和大病保险补偿的基础上再次报销。通过大病补偿机制,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增添一份保障。

  严格责任考核 推进县级积极落实

  强化扶贫机构职能。要强化县级扶贫机构的职能,充实人员,保障经费,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将脱贫实绩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其他扶贫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加强干部培训。对县乡村三级干部加强政策、产业、科技培训,必要时组织他们去产业搞得比较好的村现场学习,提高其责任心和指挥谋划脱贫攻坚的能力。

  加强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考核和管理。在考核指标设计上,应注重产业扶贫,引导他们加强对贫困村的产业规划谋划和实施。

  加强村两委人员的教育和监督。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村两委最熟悉情况、最接地气,是扶贫带头人。鉴于村两委工作的重要性,政府要加强对其教育和监督,引导村两委成员依法依规办事,促进信息公开透明;对群众反映的不公平现象及时督查并反馈;对作风霸道的村两委人员加强教育,对软弱涣散的村两委班子及时调整和整顿。

  做好社会扶贫力量的引导、监督、管理。做好对龙头企业和致富能人的教育引导,引导他们将扶贫当作责任和事业,致富不忘乡亲,同时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其利用扶贫套取项目资金,与民争利。

  倾听民意 做好易地搬迁工作

  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集中搬迁应迁往县城或者中心镇等交通便利、生活条件好的地方,分散搬迁应与去库存相结合,给予群众自由选择权。

  搬迁住宅户型设计上灵活安排。对搬迁住宅,可结合实际安排大中小几种户型,对家庭人数多、确实有需求的,人均超过25平方米的安置房应准许按成本价购买。

  合理安排生产用房。搬迁后原宅基地老房子允许保留一间或几间生产用房,方便贫困户存放农具和就近耕作。

  增加扶贫信贷额 解决农户贷款难题

  协调更多银行参与扶贫。职能部门应协调更多的银行参与扶贫,充分发挥当地农商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的扶贫主体作用,改变扶贫金融机构不足的现状。

  推动担保方式创新。一方面,推动财政担保方式创新,提高扶贫资金可贷款额度。另一方面,创新贫困户贷款担保方式。现行的扶贫资金贷款采取公职人员担保和农户联保的方式,要求高、效率较低,应大胆创新,加快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贷款落地。

  鼓励和推动民间资本参与扶贫。引导民间资金运用PPT模式参与扶贫,规范民间借贷,盘活民间资金。还可进一步壮大贫困村互助协会,增强互助协会的融资能力和贷款能力。

  多措并举 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乡规民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村规民约,把农户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的责任和义务定清,提高群众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定期组织开展星级文明户、卫生先进户等评选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增强卫生意识,改变生活陋习,提升文明素质。

  搞好村容整洁。集中开展农村道路清洁、集镇清洁、村庄清洁、景点清洁、田园清洁等五洁行动,着力清理积存垃圾、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

  建立稳定的保洁制度。采取承包、购买服务或自建保洁队伍等方式,确保垃圾有人清运、卫生有人管理,完善垃圾集中搬运处理措施。

  加大扶贫资金补贴制度。引导农户实行牲畜圈养,实现人畜生活环境分离。

  加强农村旱厕改造。建议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尽快推动农村厕所改造,推广干净环保的厕所,尽最大可能消除农村旱厕。(作者:省工程咨询中心党委书记,省发改委以工代赈办副调研员,省工程咨询中心)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