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时评:疫情防控不能完全依赖二维码
疫情防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要有底线思维和兜底意识。
中工时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为全球战疫正视听明方向
有了团结抗疫的经验、共谋发展的蓝图,中非友谊将越来越“硬核”,这不仅将惠及中非人民,也将有益世界。
中工时评:把握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精髓很重要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做好内外兼防,这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精髓所在。
中工时评:对病态的企业行为决不能手软
要谨防各种侵害职工权益的行为,让劳动者在法治的环境中挺起腰杆有尊严地工作。
我国形成了强有力的应急力量体系,综合救援能力得到极大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在不断筑牢
防灾减灾的跨部门、跨区域等协同联动,不是简单的“物理相加”,而应该致力于产生“化学反应”,达到“1+1>2”的有机融合
6月8日,在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大柘镇坝头村,消防员转移被困群众。新华社发
进入6月,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广西等地多条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据预测,今年汛期南北方都将有多雨区,区域性暴雨洪涝重于常年,防汛形势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每年的汛期,对于各级各部门而言都是一场系统性的“大考”。从前期的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到巡查防守、转移避险,再到抢险救援、灾后救助重建等等,防汛救灾的责任链条长,任何一个环节没有抓紧抓到位,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灾害损失。实际上,包括暴雨洪涝灾害,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应对这种“点多面广”的灾情现状,优化配置相关应急资源和力量,协同高效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是题中应有之义。
过去,我国的应急资源往往较为分散,发生重大灾害时,可能各相关部门都会派工作组、进行单项的救灾救援,综合统筹存在不足。2018年4月,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整合了11个部门的13项职责。两年多的时间,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灾害应对的整体性协同性在增强。
比如指挥体系,按照统一高效原则,预警响应、灾情会商、信息共享、协调处置等联合指挥机制正在不断完善。在此前的金沙江堰塞湖处置中,应急管理部与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国家能源局等多部委联合会商,派出联合工作组到现场统筹救援工作,既汇聚各方面专业力量,又统筹灾害涉及的川藏两省区的力量,提高了救援能力和效率,最终成功排除堰塞湖险情,实现人员“零伤亡”。
再看力量结构,当前我国有近20万人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力量等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形成了强有力的应急力量体系,综合救援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不仅如此,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在不断筑牢。去年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浙江,一位基层信息员的及时预警,让140余名村民及时疏散转移,避免了山体滑坡导致的伤亡。在我国,有70余万名基层灾害信息员奔波在城乡社区,成为解决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力量。
需要看到,防灾减灾的跨部门、跨区域等协同联动,不是简单的“物理相加”,而应该致力于产生“化学反应”,达到“1+1>2”的有机融合。应对自然灾害,需要发挥好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根据职责分工承担各自责任,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才能形成整体合力。比如防汛工作,防汛抗旱指挥部做好统筹协调、气象部门分享雨情旱情数据强化研判、水利部门科学调度水利工程、自然资源部门注意防范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等等,各部门各司其职,根据相应优势进行密切配合,才能保障安全度汛。换句话说,只有理顺各个部门相应的职责划分,处理好“统与分”“防与救”等多层关系,才能保障防灾减灾既加强协同又统一高效。
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须臾不可松懈。日前,针对西部地区自然灾害多发的实情,西部八省区市应急管理部门签署省际《应急联动工作备忘录》,共同建立应急协同联动机制。更多条块结合、协同配合的举措还在路上,相信通过一系列“组合拳”,一定能够筑牢防灾减灾的坚实堤坝。
疫情防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要有底线思维和兜底意识。
有了团结抗疫的经验、共谋发展的蓝图,中非友谊将越来越“硬核”,这不仅将惠及中非人民,也将有益世界。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做好内外兼防,这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精髓所在。
要谨防各种侵害职工权益的行为,让劳动者在法治的环境中挺起腰杆有尊严地工作。
他们的故事所呈现的只是最真实的生活,像你像我也像他。他们心灵中点点闪光,温暖人心。
让医学常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也是有关方面应当努力的方向。
每一个被拐家庭,在孩子回归后,并不是童话里幸福和快乐的开始。
今天,我们既不能忽略文化差异,也不能放大文化差异;既不能自负傲慢,也不必妄自菲薄。
这几天,10岁女孩缪可馨坠楼身亡的新闻刺痛了很多人的心——那个年幼的生命再也不会绽放了。
民法典将个人隐私和信息的保护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法律给监管撑腰,监管也要让法律真正施展“法力”。
这是疫情期间众志成城的众多故事之一,也是抗疫“风口”无数口罩公司逆风飞扬的故事中的一个。
我们或许应该“感激”仝卓,他的愚蠢自曝毁掉了自己,却让许多人正视到大象的存在。
前有“婆婆嘴”教导,后有“刀子心”“施压”,双管齐下,才能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留地摊经济,保留的不仅仅是它的经济价值,还有它与之俱来的江湖气息和格外亲切动人的文化属性。
一座城市不会因为有地摊而“影响形象”,相反,只要管理有序,地摊也可以反衬出一座城市的繁荣与兴旺。
满眼春光看世界,世界就不会灰暗与凉薄。漫漫人生路,就是一个不断修炼、边完善自己边温暖他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