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佳期如梦 营销如洪-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网评

幻灯片

【视线】佳期如梦 营销如洪

邓崎凡
2020-08-30 08:18:16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8月25日是农历七夕,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这个浪漫的日子,被演绎为“中国情人节”。

  过节的气氛从好多天前开始,就逐渐浓了起来。

  七夕热闹,古已有之。七夕节早前被称作“乞巧节”,有祈福许愿、乞求巧艺的含义,演变为情人节是后来的事情。宋人笔记《醉翁谈录》里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人们从七夕前几天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更是车马难行。

  在波澜不惊的日子里,人们太需要节日的调剂了,不论是以爱情的名义还是以自我提升的名义。

  从星宿崇拜衍化而来的七夕节,在古代有远比今天丰富的文化内涵:仅以乞巧而言,就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不同形式。即使爱情这一元素,从牛郎织女的故事里,也生发出许多浪漫的文化色彩,那些流传至今的诗词名句就是明证。

图片来源:东方IC

  如今,七夕更像是套路。

  可无处不在的广告,不停地絮叨:怎么证明你的爱情?你得买点东西。

  还能有比“爱”更崇高的消费动机吗?

  但总感觉直白了一些,“今夜新凉,卧看双星”,那是诗人给的朦胧情怀,商家要是的是真金白银买来的浪漫。

  于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日子里,也有营销如洪,广告铺天盖地,显得爱情感天动地。

  “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原本古典美丽的节日,到了现代人这里,却需要借助点什么“表示表示”。

  大家也许习惯和喜欢上了这样的节日表达方式,不信可以看看身边人的微信朋友圈。七夕前后,总能上演一出出甜蜜的恩爱秀:一束花,一件首饰,最不用心最直白的才是一个现金红包。

  那些在新凉初起,执手相看满天星河的日子过去了,那些节日里真情流露胜过商品流动的时代恐怕也走远了。不会再有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写下诗篇,两手空空如今是一种罪过。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不如以前浪漫,但就是如此。

  我好奇是否有一种统计,能够表明那些在七夕这样的日子里,与爱人互相“表示”的人们,感情究竟会得到怎么样的助益。希望是一个个商业和爱情双赢的故事。

  如果是这样,那排山倒海而来的广告营销,我能忍;七夕那“正人间天上愁浓”的文化记忆渐渐模糊,我也能接受。

编辑: 迟语洋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