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烈:你们从未离去,我们继续前进-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网评

幻灯片

致敬英烈:你们从未离去,我们继续前进

赵镭饷
2020-10-01 09:46:03  来源: “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电视剧《高地》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主人公在弥留之际恍惚间见到了他的那些老战友们,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

  “报告首长,您还记得我吗?”“记得,当然记得,没有你带着炸药包把城墙炸出一个豁口,我们肯定是攻不进去的。军功章,我已经给你爹娘寄回去了。”

  “报告首长,请问我的儿子生下来没有?他还好吗?”“很好很好,都上小学了。”

  “老张,对不起,你炸暗堡牺牲以后我们一直联系不到你的家人。”“没事,家里没什么人了。”战士笑着说。

  “报告首长,我是小胖子啊!”“我记得剿匪的时候你锁骨受伤了,后来不是复员回家了吗?你怎么比我先到这来了?”其他人抢着回答:“他是为了救溺水的小孩光荣的。”他噙着泪光点着头说:“好样的,你们全是好样的。”

  “为人民服务!”全体战士昂首喊道。

  艺术是生活的写照,看看那些为了新中国捐躯的烈士们的脸吧,他们还很年轻,有的甚至可以称为少年,现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英雄”。他们中,有的是母亲的好孩子,有的是妻子的好丈夫,有的是儿女的好父亲。他们是家里的顶梁柱,但如果是为了人民未来的美好生活,他们也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那些为了民族解放和创造幸福生活而牺牲的英烈,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我们从不缺少英雄,白山黑水间的铿锵足迹,卢沟桥畔的累累弹坑,淞沪战场上的残垣断壁,狼牙山上的风声呼啸,长津湖畔冰雪伴着风霜,上甘岭上炮火比月光还要亮……

  我们的岁月静好,离不开那些“敢用生命殉自己事业”的英烈,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共有2100万名英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难道他们不知道子弹打在身上是多么痛苦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生命是多么宝贵吗?但是,为了国家,他们义无反顾。

  我们当然会记得英烈的功勋!沐浴在你们舍生忘死拼来的和平阳光下,你们所做的一切我们都永远不会忘记。

  9月27日,抗美援朝烈士遗骨乘运-20回国,市民自发去路边迎接,其中有许多是年逾90的老人。他们拉起横幅手捧鲜花,向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战士致敬。山河无恙,英雄归来,正如执行迎接志愿军遗骸任务的战士张国瀛所说:“英雄没有远去,一直活在人民心中。”

  “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革命烈士方志敏在狱中展望的那个可爱的中国,已经在前赴后继的英烈手里和一代代后继者手里结出了果实。他们誓死守护的家园,正变得更加美好。

  和平年代,同样有着血与火的考验,同样也会在关键时刻涌现出无数英雄。1998年洪灾肆虐之际,战士李向群因运送沙袋疲劳过度而牺牲,以身化长堤。云南景洪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李敬忠在抓捕嫌犯时颈部中枪牺牲,年仅32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刘智明同志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在工作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抢救无效以身殉职……

  “继承英烈遗志,沿着英雄足迹,当好英雄传人!”黄继光的家乡四川省中江县200余名即将入伍的应征青年,在“特级英雄”黄继光纪念馆前,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抗美援朝烈士孙占元的家乡冠以烈士之名,改为“占元村”,孙家先后有7人参军,现在还有3人在部队服役。

  没有不老不死的人生,但有永恒不灭的精神。当民族再次面临危机的时候,一定还会有无数像他们一样的“最美逆行者”勇敢地站出来,为人民负重前行。

编辑: 周文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