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幻灯片

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

央视评论员
2020-12-21 16:38:56  来源: 央视网

  “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1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作出了关于宏观政策的重要论述和具体部署,为我国“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提供了重要指引和发力方向。

  回顾202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研判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到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再到科学部署“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应对风险挑战的科学化水平,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展现了对宏观政策娴熟高超的驾驭能力,为我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实现化危为机,宏观政策贵在把握好时机、节奏和力度。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要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急转弯。同时,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递进深化,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向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都对宏观政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精准施策是形势所需、大势所趋,把握这个基调,宏观政策就能够有的放矢,克服粗放式管理问题,在正确的方向上持续发力,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

  宏观政策贵在科学精准,尤其要把握好“中庸之道”,不搞急转弯、大波动。要用好宏观政策工具箱,特别是财政和货币两大宏观政策工具,既注重总量改善,也注重结构优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在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科技创新、收入分配、地方债务风险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稳杠杆、防风险,尤其要加强对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的“精准滴灌”。

  宏观政策重在落地见效。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要用好宝贵时间窗口,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要配合好会议提出的“八项重点任务”,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发力见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要强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金融监管政策之间的协调,发挥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的整体效应。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只要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重大决策部署,保持发展信心和政策定力,不断提升宏观治理水平,就一定能在“十四五”新征程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网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