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不逆袭 又如何-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刘颖余

【声音】不逆袭 又如何

刘颖余
2019-05-07 07:16:13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时隔两年,CBA总决赛又见“粤疆争霸”,本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惜乎来得快走得也快,球迷似乎有点没看够。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竞技体育靠实力说话,不得不承认,和曾经的八冠王相比,目前的这支新疆男篮实力还欠些火候。

  若问总决赛哪位球员让人印象最深?球迷十有八九会选择易建联,这没毛病,始终勤恳敬业拼劲十足的阿联配得上所有的赞美,MVP颁给他实至名归。但除了阿联,新疆小伙可兰白克同样让人过目难忘——4月29日,为了确保以最佳状态迎战第三场比赛,他在门牙根断裂的情况下,选择了不打麻药、将门牙偏离原位的部分磨去的治疗方案。医生认为,“这需要极强的意志,极少有人能坚持下来。”

  总决赛赛场国手如云、明星荟萃,和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相比,可兰白克显然有些低调,他曾入选国家队但并不显赫;他的年薪也很“低调”,据传只有120万元,不到易建联的零头。他的颜值很高,撞脸奥运冠军武大靖,也算为他的形象加了分,但和如日中天的万人迷阿不都沙拉木相比,他依然还是属于“低调一款”。

  说可兰白克是中国篮球的“小人物”,可能有点小看他了,但说他是篮球场的“蓝领”、角色球员,基本符合事实。不信看看他这个赛季的场均得分,基本都维持在个位数。他从来都不是红花,却甘当绿叶。

  “小人物”可兰白克却有一个显赫的头衔——新疆男篮队长,且一当就是4年。这当然不只是因为他年岁梢长,而是他足够努力,训练的刻苦程度堪称标杆,当年宫鲁鸣带国家队时,就称可兰白克是所有队员中训练最努力的一个,没有之一。也因为努力,他在场上总是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儿,比如抢篮板,死缠对方重要得分手(一般都是外援)——本赛季半决赛他就是这样让辽宁队魂哈德森数次恼羞成怒,并失去准星的。了解中国篮球历史的人,都认为,可兰白克的球风像极了拼命三郎张劲松。

  可兰白克不只是能拼,还是球队的精神领袖。他干着让对手上火的活儿,情绪却始终是最稳定的那一人,但凡场上有一丝冲突迹象,拉开双方的那个人必定就是他;可兰白克打球拼命,却一点也不脏——他在半决赛第三场对郭艾伦犯规后,马上抱住后者的镜头,感动了无数球迷,当然也包括辽宁队的球迷;可兰白克永远是新疆队在场上说话最多的那一个,他也是为数不多每次下场必向观众致意行礼的球员之一;可兰白克还总是那么谦逊,本赛季新疆队晋级总决赛后,他没有过多地说自己,而是称“拥有这样的队友,是很幸运的一件事。”在新疆队夺冠的那个赛季的一次颁奖典礼上,他为了照顾别人的身高,竟低调地站在台阶下……

  在CBA赛场,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如果你是新疆队球员,比如哪天突然降温,你发现没厚衣服穿,第二天早上一定有一个人走进你的宿舍为你送上一件棉衣,送衣服的这个人,就是新疆队队长可兰白克。

  可兰白克尊重每一个和篮球有关的人:队友、对手、裁判、观众。什么叫职业球员的职业素养?看看可兰白克在场上的举动就知道了。

  如果了解到可兰白克的成长经历,我们可能不会诧异于他今天能有这样的表现——和绝大多数家境殷实的球员不一样,可兰白克出身贫寒,家里有4个姐姐,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2004年,可兰白克来到1500公里之外的乌鲁木齐上学,靠大学刚毕业的姐姐古丽接济打球,最困难时连像样的球鞋都买不起,一双球鞋总是缝缝补补穿很久。正因有这些难忘的经历,可兰白克如今不但给姐姐在乌鲁木齐买房买车,还承包了外甥女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他还经常回到家乡做慈善,给那些和他经历相仿的贫困孩子送去书包和篮球。

  可兰白克是新疆柯尔克孜人。“在柯尔克孜语里,可兰代表着勇敢坚强这样一种品质,白克则是部落首领和英雄的意思,我父母给我起这样的名字,也是希望我能够像一个勇敢坚毅的英雄一样,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可兰白克曾经如是说。

  可兰白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去做的。他篮球生涯并不顺利,当替补那都不算事,他还曾被球队“下放”到山西,进国家队后准备大干一场却不幸受伤,但所有这一切,他都勇敢面对,且绝无抱怨。

  可兰白克到现在都不算是超级明星,但就算是“小人物”,他也当得坦坦荡荡温情脉脉。谁说“小人物”一定要逆袭成功?不逆袭,又如何?

  或许,“大人物”的确会自带光芒,但“小人物”同样能创造光芒,他们都可以照亮世界。而且正是因为有那么多勤恳敬业、充满爱心的“小人物”,我们的世界才会如此安然和有序!

  做个问心无愧的“小人物”,无论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一件美好和体面的事。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富翁豪掷650万美元送女上名校,该咋看?

    面对汹涌舆情,步长制药董事长公开回应称,此650万美元跟公司财务无关,言下之意这并非公款,而是个人资产消费;接着,董事长之妻辩称,这650万系被中介骗捐,自己也是受害者。然而,舆论紧追不舍,有媒体开始质疑步长制药发家史……

  • 中工时评:功臣“原三刀”们如何才能安享晚年

    曾经参加十次原子弹试验,并加工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心脏部件“铀球”的原公浦,被赞誉为“原三刀”。因为他用普通机床,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地加工了铀球的最后三刀,丝毫不差,被钱三强形容为“一颗非常重要的螺丝钉”。然而这颗“非常重要的螺丝钉”,如今却陷入吃不起抗癌药的境地。

  • 中工时评:公共场所配备AED,难么?

    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人因心脏猝死而离世,这不是一个小数字,不幸者中有六成发病于医疗机构之外,如果当时身边有AED,悲剧或可避免。

  • 中工时评:观大学生当环卫工,到底值不值?

    当“90后”“女孩”“高颜值”这些关键词与“环卫工”挂钩的时候,很多人又开始不理解了。

人物

  • 4720米高原,他已坚守28年

    318国道色季拉山段海拔达4720米,这里空气稀薄,紫外线异常强烈,而林芝公路局八一公路养护段110道班的普布单增,在这里一守就是28年。长年与他作伴的,是呼啸的山风、洁白的大雪、滂沱的大雨,冻僵的手指、结冰的眉毛、通红的鼻头是他真实的写照。保畅通、救危难,他坚守着公路人的使命,为司乘人员照亮了色季拉山的崎岖山路。

  • 避免弑亲悲剧须重视家庭与道德教育

    最近,涉嫌弑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被抓获的消息频上热搜,“孩子弑母”这一现象再次被人们所关注,使得社会、家长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青少年的教育问题。

  • 2018感动交通年度人物①|高铁工匠打造中国“金名片”

    铁路车辆装调工罗昭强,对工作和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这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他身体力行地践行了敬业、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 新时代·铁路榜样丨刘晓燕:23岁的全路技术能手

    她叫刘晓燕,23岁,3年前入路,是兰州西车辆段轮轴车间的一名轮轴装修工。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