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一年很短,一年很长-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刘颖余

【声音】一年很短,一年很长

工人日报—中工网 刘颖余
2020-04-01 07:13:51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同一个奥运,同一个梦想。

  太熟悉不过的口号,让我不禁想起了奥运会的黄金岁月。然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当时光来到2020,我们蓦然发现:梦想仍在,而奥运却延期了。

  这当然是一件悲伤而又无奈的事情。

  用巴赫主席的话说,“现在我们并不知道一起驶入的这条黑暗隧道究竟有多长,但奥运圣火将成为这黑暗尽头的那一束光”。而国际举重联合会执行主席帕潘德雷亚则表示:“对于刻苦训练、期待在东京实现梦想的运动员来说,奥运会延期‘令人心碎’,但生活、训练仍要继续。”

  话都说得无可挑剔,而且,他们显然都试图让人看到未来的希望和光亮。

  但无须讳言,这是奥运史上的黑暗时刻,让人想起了1972年的慕尼黑和因战争停办的三届夏奥会。

  延期一年举行的奥运会仍叫“东京2020奥运会”,但2020年不会重启,2021年也不会是另一个2020年。

  正如一部《红楼梦》,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出不同的意味。对延期的“2020奥运会”,人们也有不同的解读。

  比如政治上的——奥运会是多少人汲汲以求的“政绩”,自不待言;比如经济上的——据日本关西大学名誉教授宫本胜浩估算,延期举办将令日本经济损失6408亿日元(约合408亿元人民币)。

  这些当然都很重要,现代奥运会从来就不是一种孤立的体育活动,它是全球体育人四年一度的聚会和狂欢——以体育之名进行的聚会和狂欢。

  而我更看重人性上的解读——奥运会是以运动员为主体的活动。奥运会之所以让人迷恋,就是因为它凝聚了无数健儿的喜乐悲欢。

  延期一年,看似不过是让运动员的奥运梦往后推迟一年,但要知道,运动员吃的是青春饭,他们的时间不是以年为单位,而是以月甚至是以天为单位来计算的。

  对于常人来说,一年或许很短,但对于运动员,一年会改变许多东西。一年,实在太长了。

  我以为,没有几个运动员喜欢奥运会延期。他们所有的训练、比赛计划都是以奥运会为周期进行的,延期会打乱他们的节奏。

  所以,即使是像大阪直美这样当打之年的选手,也不喜欢延期。

  她甚至针对奥运会可能出现的延期,曾发布一条推特表示抗议,“你敢!”当然,后来这条推文被大阪直美删掉了,但由此也可以推断她的失望之情。

  人们普遍认为,延期一年对于老将来说,是灭顶之灾。

  虽然也有不少老将,表达了他们老骥伏枥的豪情,比如加特林就说,“我不认为1年的时间能改变任何东西,我现在会好好休息”;已经拿到奥运入场券的日本乒乓球名将水谷隼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张自己被P老的照片,并配文“I can do it”。

  但显然,绝大多数老将都不喜欢这个决定。

  33岁的竞走奥运冠军刘虹甚至萌生了退意,“本来老公陪我参加完奥运会,然后他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我来带娃,这还耽误我生二胎了。”

  和她一样产后复出的跆拳道名将吴静钰虽然转发老公的微博,对国际奥委会的决定表示支持,但一句“只是我的运动生涯........又被延长了”,又透出多少辛酸和无奈!

  对于这些已经功成名就的老运动员来说,延续奥运梦想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

  因为和年轻选手相比,他们需要付出更多,这种付出不只是体力和精力的,还包括家庭和事业的平衡。

  对于他们来说,奥运梦想绝对值得追逐,但显然,生活又不只是有奥运。

  奥运延期一年,对于他们来说,的确太煎熬太残忍了。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简单的延期,而是需要做出艰难的抉择。

  一年很短,但一年又很长。奥运延期,不是一个人性化的决定,但对于奥林匹克家庭来说,这又是一个必须做出的决定。

  因为全体成员的健康,是更大的人性。在这个更大的人性面前,某些个体利益的牺牲,或许就是必须接受的。

  “心若在,梦就在,大不了从头再来”。偶尔唱唱,为自己打气是可以的,怕就怕在许多时候,有心无力。

  但好在,人生有许多可能,梦想也不只奥运一种。所以,延期就延期吧,或许就像另一首歌唱的,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为全球抗疫和提振经济贡献中国力量

    7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次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面对挑战,只有携手应对,众志成城,方能化危为机,共创美好未来。

  • 中工时评:借口疫情严重搞就业歧视,绝不容许!

    疫情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是短期的,但我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则是永恒的。某些地方和企业以疫情严重为借口做出就业歧视的荒唐行为,从小我方面而言是过度的应急反应;从大我方面而言,是损害战“疫”大局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失德违法行为。对此,有关各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迅速纠正,严肃查处。

  • 中工时评:积极有序推进抗疫一线职工疗休养

    目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援汉医疗队开始回撤,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交通卡口和防疫检查站陆续撤销,不少景点有条件恢复开放。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工会也开始恢复本年度的职工疗休养计划,例如杭州市总工会组织100名坚守社区防疫一线的职工走进余杭大径山开展疗养。

  • 中工时评:支援全球抗疫,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自世卫组织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呈扩散之势。在此情况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分享自己的抗疫经验,同时尽最大努力提供各种有效支援。在全球抗疫大局中,中国的作用变得不可或缺,充分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人物

  • 这个叫梅西的小伙值得被我们记住

    他叫梅西,不过他的战场不是绿茵草地,而是疫情下武汉的建筑工地。武汉封城第5天,他选择逆行南下进江城,60天里参与建了7座抗疫医院,包括众多网友“云监工”的雷神山医院。

  • 一线抗疫群英谱丨迟象阳:再次出征,要成为女儿的榜样

    在军事医学专家组,只要提起她,大家会不约而同想到那双笑意盈盈的眼睛。“虽然口罩挡住了她的笑脸,但那双眼睛依然向战友们传递着温暖和力量。”专家组成员董韵竹说。

  • 学学马布里遵纪守法

    近日,球星马布里发微博表示结束14天居家隔离,“居委会的姐姐们夸我表现优秀。”老马的认真自觉,赢得网友一片点赞。

  • 致敬“热血建设者”

    “加班加点,尽一个普通人的义务”“齐心协力建好医院,早日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救治环境”“赶快建好医院,把病毒打跑”……这是火神山医院建设者们的心声,也是无数人的朴素愿望。如今,在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患者在这里得到了妥善治疗,从跑赢时间到战胜病魔,我们仍需并肩战斗。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