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共享员工”探究长远发展的模式-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郭振纲

为“共享员工”探究长远发展的模式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郭振纲
2020-04-02 07:15:15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如何让“共享员工”模式走得远、走得好——即员工在法律上归属于一家用人单位的前提下,根据多家单位的用工需求,自由流动,企业用工也能更自由和便利,劳动力资源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能规避平台经济用工中劳动者与平台管理者是契约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带来的劳动权益保护不足问题——这无疑值得探讨。

  据《科技日报》3月31日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服务业受到较大冲击,不少企业陷入困境,“共享员工”模式出现。最新数据显示,一知名电商平台下的一家企业通过共享用工模式,吸收了40多家企业的5000多名“共享员工”,既减轻了输出企业用工成本压力,增加了员工收入,又缓解了输入企业人力稀缺的困境。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共享用工、就业保障平台”,让共享用工模式再次引发公众关注。

  疫情期间,“共享员工”的出现,是因为“共享员工”的流动性、灵活性和共用性被充分放大和利用。这些“共享员工”在保留既有劳动关系属性的情形下,不限于原岗位,在需要和可能的情况下,在不同企业间互通有无。它一方面解决了一些用人单位因疫情限制造成的用工短缺,另一方面又让那些不受疫情影响的员工可以正常工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效益、个人利益、企业利益的多赢。概括而言:一个劳动关系,多家单位流动工作,是疫情期间“共享员工”模式受到肯定的主要原因。

  但是,“共享员工”模式无法规避现存法律和管理上的“硬梗”。用人单位不可能让员工长期跨单位提供劳动,第三方用工单位也不可能长期不考虑社保而无限期使用其他单位的员工。一句话,“共享员工”依然不能摆脱劳动关系的尴尬:劳动关系的模糊化与劳动权益保障的弱化。

  如何让“共享员工”模式走得远、走得好——即员工在法律上归属于一家用人单位的前提下,根据多家单位的用工需求,自由流动,企业用工也能更自由和便利,劳动力资源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能规避平台经济用工中劳动者与平台管理者是契约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带来的劳动权益保护不足问题——这无疑值得探讨。

  “共享员工”模式能够存在和发展,有一个确定的前提:劳动关系可以建立,而且能够合法存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能够得到调整和保障。在这一前提下,为“共享员工”模式的长远发展,有必要探究一个可行的发展方向。

  比如,一个就业保障平台作为劳动法律意义上的用人单位,吸纳有意从事共享劳动的劳动者与其建立一个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法律关系,第三方用工单位作为就业保障平台的客户,提出用工需求,借助用工信息平台,聘用“共享员工”。“共享员工”点击用工信息,第三方用工单位确认用工,由此形成一份用工合约。第三方用工单位根据“共享员工”的劳动,向就业保障平台支付“共享员工”的小时工资和附加的社保费,就业保障平台集纳“共享员工”的月劳动报酬按月发给“共享员工”工资,为“共享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如此一来,“共享员工”的劳动法律关系明确了,劳动权益得到了保障,第三方用工单位的用工需求也得到了满足,一个灵活有序、可共享的劳动模式建立了起来。

  无论是随着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还是在社会发生变故的特殊条件下,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在传统劳动法律关系规制下无法合理规范的情况,迫切需要进行管理创新和法律制度创新。通过创新,让传统用工模式和新业态用工模式能得到法律的保障,让用人单位安心用工、劳动者舒心工作,这确实是我们急需解决的课题。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为全球抗疫和提振经济贡献中国力量

    7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次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面对挑战,只有携手应对,众志成城,方能化危为机,共创美好未来。

  • 中工时评:借口疫情严重搞就业歧视,绝不容许!

    疫情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是短期的,但我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则是永恒的。某些地方和企业以疫情严重为借口做出就业歧视的荒唐行为,从小我方面而言是过度的应急反应;从大我方面而言,是损害战“疫”大局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失德违法行为。对此,有关各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迅速纠正,严肃查处。

  • 中工时评:积极有序推进抗疫一线职工疗休养

    目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援汉医疗队开始回撤,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交通卡口和防疫检查站陆续撤销,不少景点有条件恢复开放。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工会也开始恢复本年度的职工疗休养计划,例如杭州市总工会组织100名坚守社区防疫一线的职工走进余杭大径山开展疗养。

  • 中工时评:支援全球抗疫,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自世卫组织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呈扩散之势。在此情况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分享自己的抗疫经验,同时尽最大努力提供各种有效支援。在全球抗疫大局中,中国的作用变得不可或缺,充分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人物

  • 一线抗疫群英谱丨王辉:爱心点燃希望

    每天乘车往返于医院和驻地,火神山医院感染二科二病区主任王辉亲眼见证了这座英雄城市渐渐恢复活力的过程。

  • 这个叫梅西的小伙值得被我们记住

    他叫梅西,不过他的战场不是绿茵草地,而是疫情下武汉的建筑工地。武汉封城第5天,他选择逆行南下进江城,60天里参与建了7座抗疫医院,包括众多网友“云监工”的雷神山医院。

  • 一线抗疫群英谱丨迟象阳:再次出征,要成为女儿的榜样

    在军事医学专家组,只要提起她,大家会不约而同想到那双笑意盈盈的眼睛。“虽然口罩挡住了她的笑脸,但那双眼睛依然向战友们传递着温暖和力量。”专家组成员董韵竹说。

  • 学学马布里遵纪守法

    近日,球星马布里发微博表示结束14天居家隔离,“居委会的姐姐们夸我表现优秀。”老马的认真自觉,赢得网友一片点赞。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