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主政一方的官员如果眼里只有当地的GDP数字,只在意建了多少大工程、修了多少条高铁和高速公路等“硬指标”,那么,对诸如体育馆的实际使用率、保障房周边生活是否便利、修路到底耗时多久等“软指标”,可能会鲜有关注和问津。决策者只有真正俯下身来到群众中去,多一些亲历体察和设身处地,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事,好事才能做到群众心坎上,才会换来群众的会意与点赞。
体育馆只拼“颜值”,使用率低成“盆景”;机场配套住宅楼,生活设施跟不上,居民难入住;大桥修了三年多,好事拖成闹心事——2015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盘点了一些地方的民生工程决策与执行“两张皮”,由于设计不合理、配套跟不上、运营成本高等原因,一些工程长期闲置,劳民伤财。
近年来,各地惠及民生的政策密集出台,民生工程项目陆续实施。但一些民生工程到头来或瘸腿、或烂尾,群众难以从中受惠,这既是民生之痛,更是改革之殇。
在这些受人诟病的民生工程中,不乏一些于规划之初就“醉翁之意不在酒”。这类工程项目打着“惠及民生”的幌子,实则是盯着更“宏大的目标”——或有意炒作以吸引眼球,提升地方“形象”、扩大“影响力”,或为鼓腰包、摆“政绩”,满足一些人的名利需求,更有一些决策者受虚荣攀比心态的驱使,拍脑袋上项目,盲目冲动地“大干快上”。类似动机不纯的伪民生观之下,在工程具体实施的进程中遇到问题,有人今天借口“经费不足”,明天强调“权属不清”,后天又说是“历史遗留”,总能找出种种推诿的借口。
还有一些民生工程的决策者确有诚意,真心想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却好高骛远,规划设计时罔顾项目的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真正执行起来捉襟见肘,最后工程不是因人员、经费、技术等原因而烂尾,就是勉强建成却质量堪忧,后续的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难以跟进。
应该说,民生工程能否切实惠及民生,核心的问题在于决策者是否真正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是否真正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就拿报道中某地修了3年多却迟迟不竣工的大桥来说,附近居民走了3年多尘土飞扬的狭窄便道苦不堪言,而相关决策者可能体会不到雨天泥泞不堪、平时麻烦绕道的烦恼。“执政为民”的口号喊得再响,如果现实中不能切身体会群众的切实需求,决策执行中不“走心”,民生工程的建设就可能沦为“闹心工程”。
主政一方的官员如果眼里只有当地的GDP数字,只在意建了多少大工程、修了多少条高铁和高速公路等“硬指标”,那么,对诸如体育馆的实际使用率、保障房周边生活是否便利、修路到底耗时多久等“软指标”,可能会鲜有关注和问津。那些“硬指标”当然有其重要价值,而上述“软指标”同样也是关乎百姓生活的舒适和幸福,这亦是民生工程的宗旨和成效所在。
盘点民生工程在决策和执行中的乱象,为的是找出症结,对症下药,真正让群众满意、百姓放心。具体而言,项目在规划之初,就应进行充分论证,吸纳民意,避免决策的“想当然”和“一厢情愿”。同时,应考虑将民生工程的执行效率和群众满意度纳入官员政绩评价体系。此外,有必要加大对决策执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力度,确保项目工程进度与质量,让每一项民生工程都能善始善终。
民生工程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决策者只有真正俯下身来到群众中去,多一些亲历体察和设身处地,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事,好事才能做到群众心坎上,才会换来群众的会意与点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