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许振超:当个好工人 建设好国家
大众日报记者 李媛
“许老师,您是怎么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普通人成为现在大家学习的楷模的呢?”近日,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劳模带你学党史”的首节公开课上,一位同学向授课人许振超提问。
“没有捷径也没有窍门,就是始终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不断钻研不断学习就会不断进步,我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面对学生们的提问,许振超的回答很简短却很深刻。
从一名普通码头工人成长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当代产业工人杰出代表,许振超的经历很不简单。1950年1月出生的许振超,初中毕业后就进入了山东港口青岛港工作。没有技术的他,刚开始只能从事肩扛手挑的体力工作,四十斤的水泥他一次能扛三四包,累得筋疲力尽。
尝过缺乏知识、没有技术的苦恼,不服输的许振超意识到只有学习才能改变现状。因此,除了工作时间多请教勤练习,空余时间许振超也一心扑在学习上,苦练操作技术的同时还自学机械原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凭着刻苦钻研、求知若渴的精神,许振超成长为单位的技术骨干。
1984年,青岛港组建集装箱公司,许振超成为第一批技术工人。面对新技术新装备,从零学起的许振超始终不言放弃。尤其是入党后,许振超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并带领大家不断学习,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生产实践中的一项项新技术,他自己也成为行业的“技术专家”。
干就干第一,争就争一流,一直是许振超多年来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的行为准则。自学成才的许振超不仅自己练就了“一钩准”等绝活,他还以身作则带动队员们共同进步,创出了“王啸飞燕”“显新穿针”“刘洋神绳”等一大批知名工作品牌。在他的带领下,从2003年开始,团队先后八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与此同时,得益于许多许振超似的优秀员工的全心奉献,青岛港的作业效率和服务保障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认可,青岛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也连年上升迈入全球港口第一阵营。
成绩虽然已经非常卓著,但对于许振超来说,这并不是终点。“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变得更强,不断学习走在前列才能掌握主动权,才能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许振超告诉记者,虽然工作岗位变动了,但是他追求精益求精践行工匠精神的决心没有变。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围绕码头安全生产需求开展科技攻关,完成了集装箱轮胎式龙门吊的“油改电”工程,研发了“集装箱岸边智能操作系统”,通过一项项技术攻关,为港口作出新的贡献。
凭借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艰苦奋斗、努力开拓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互相关爱的团队精神,许振超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楷模。2018年,许振超作为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颁改革先锋奖章。
获得荣誉无数的许振超,始终有着一颗匠人的初心。这几年,虽然从一线工作岗位退下来了,但是许振超在拼搏的路上没有停下来。“我觉得我还可以发挥余热,做点别的事情,所以这几年我在关注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和技能培训,一年参加几十场报告会,为了什么?为的是希望通过分享我个人成长的经历和感悟,鼓励年轻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积极追求工匠精神。”许振超说,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我们国家急需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人才,这就需要年轻人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学苦练懂技术,再用功钻研去创新提升。
不久前,许振超大师工作室在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落成。此次成立的许振超大师工作室,将以山东船员考试评估中心为基础,整合轮机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技能评估测试中心、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实训基地、航海技术实训基地来建成综合性工匠工坊。“我们的工作室将在山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的引领下,积极搭建校企对接的新平台,带动学校师生传承工匠精神,锤炼匠心匠艺,促进教师学生技能素质的全面提升。”许振超说。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