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职业技能“国赛”,跨越二十余年何以历久弥新? - 工会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吸引超770万职工参与,参赛选手收获的不只是奖杯更是职业自豪感——

职工职业技能“国赛”,跨越二十余年何以历久弥新?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4-09-15 06:53

原标题: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吸引超770万职工参与,参赛选手收获的不只是奖杯更是职业自豪感——(引题)

职工职业技能“国赛”,跨越二十余年何以历久弥新?(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曲欣悦 郑莉

9月11日至13日,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陕西西安、宝鸡、渭南三地举行。3天里,在这个为广大技能人才精心搭建的展示精湛技艺的赛场上,来自全国32支代表队的546名选手在6个工种展开激烈角逐,最终产生了各工种冠军。

“我连续两届进入决赛,这次终于圆梦了。”手握沉甸甸的奖杯,江苏省代表队选手陈张奕百感交集。在上届大赛中,他曾进入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工种决赛,但与优秀名次失之交臂。后来的3年里,他经历了121场比赛的磨练,以赛促训,持续精进技能水平,终圆梦西安,摘得冠军。

自2003年以来,全国总工会联合有关部门连续举办了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本届大赛启动以来,各省(区、市)广泛开展预赛,3万多名职工参加省级选拔赛,带动吸引超过770万职工积极参与。

在参赛选手看来,这项专属于技能人才的大赛,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竞相参与。 当来自五湖四海的职工选手汇聚一堂,除了切磋技艺、比拼较量,还能互学互鉴、开拓视野。职工选手们收获的不只是证书、奖杯和奖牌,还有心中愈发浓郁的职业自豪感。

年轻化高知化,瞄准前沿技术向“新”而行

走进位于西安国际会展中心的赛场,场馆一侧一排灰黑色微型越野车十分吸睛。它们就是本届赛事汽车维修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工种的比赛用车。该工种也是首次纳入职工职业技能“国赛”。比赛不仅考验排除故障的能力,还测试参赛者的数字技能水平,要会编程,熟悉车联网、自适应巡航、激光雷达等新技术。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对从业者专业技术要求高,人才需求量大。据介绍,本次大赛首次设立这一工种,致力于培养行业技能人才,为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应用和服务能力注入新动能。

回眸历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的办赛情况,工种设置始终紧跟技术发展前沿。本届大赛还同时增设人工智能训练师、网约配送员工种。“参赛工种涵盖了传统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数字化应用、智能制造等多个工业生产领域,同时兼顾了新职业从业人员的参赛诉求。”大赛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大赛还充分运用数智化手段,邀请院士专家、大国工匠担任技术指导,体现出“国赛”水平。

陕西省代表队选手王航斩获汽车维修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工种冠军,但他坦言,通过参赛发现了一些知识盲区,“从考核内容到同台竞争的‘对手’,都让我感到必须紧跟技术发展,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产业发展需要更多“新生力量”。据了解,参加决赛的职工选手更趋年轻化,平均年龄32.05岁,其中95后占到36.8%。

大赛组委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王书强认为,参赛选手的年轻化说明,从行业到企业对于年轻技能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提供了更多助力他们成长成才的平台。

与此同时,决赛选手的学历水平也有所提高,更出现了5名博士。在人工智能训练师工种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参赛选手占比接近七成。

“人工智能领域近年来发展很快,每天都会有新的研究成果产生。”来自四川省代表队的博士参赛选手周强感到时不我待,必须以奔跑的姿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挑战极限实力超群,树立人才培养新标杆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和焊工工种,都是连续多届进入“国赛”。高精度、高标准也是这两个传统工种对参赛选手共同的要求。

“竞争很激烈,选手们的完成率比往届都高。”多次担任这一赛事裁判的焊工工种副裁判长万升云明显感到,这届选手的实力更强了。

为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发展需要,本届大赛的焊工工种考核内容中增加了许多新项目。比如,在管材焊接的考察中,既有常规管材焊接,又有小管焊接,对选手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此外,还新增了不锈钢与铜异种金属管对接焊的考察。这在以往历届大赛中都是没有的。

面对不断加码的考核难度,史帅帅一路过关斩将,获得焊工冠军。他介绍自己的制胜秘诀只有一个——“勤学苦练”。备战的日子练习强度很高,白天实操训练,晚上理论学习。正是坚持不懈的训练让他形成了肌肉记忆,技能水平不断登上新台阶。

此前,史帅帅参与了“雪龙2”号科考破冰船等国之重器的焊接工作,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感到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冠军赵周理与史帅帅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刻苦钻研”是他得以问鼎“国赛”冠军的关键。

“备战过程中,我坚持全方面学习机械知识,有不懂的就多向车间的师傅请教,找时间就进行实操练习。随着综合能力持续提升,赛场上应对难题时也就更加沉着自信了。”这位90后技术工人风轻云淡的讲述背后,是日日夜夜的反复磨炼。

搭建技能提升“快车道”,激发奋斗成长新动能

耳畔是雷鸣般的掌声,胸前挂上闪亮的奖牌,手中举起金灿灿的奖杯……作为网约配送员工种进入“国赛”后的首位冠军,山西省代表队选手王俊峰激动得脸颊绯红。

走下领奖台,这位网约配送员被记者团团围住,他说:“我想对全国上千万同行伙伴们说,只要努力,奔忙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我们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欢迎加入我们!”

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技能提升,各级工会积极探索推动将新就业形态纳入技能竞赛。许多像王俊峰一样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了提升能力、展现风采的舞台。

如何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更有奔头、发展更有前景?面对这一问题,本届大赛赛场上有了具象的回答。

网约配送员工种不仅考查配送员在配送安全、驾驶技术等多方面的专业技能,还注重考查选手在客户服务与沟通技巧方面的综合表现和临场应变能力。

“通过比赛磨练,一批优秀的网约配送员将成为行业的标杆,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自信心。”该项目裁判长赵宁说。

以后的日子里,王俊峰捧起的将不仅仅是第一名的证书。根据大赛奖励办法,大赛组委会对获得决赛前3名并符合推荐条件的优胜选手,将按程序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对各工种决赛的优胜选手按有关规定晋升职业技能等级;对进入决赛的所有选手,纳入全国总工会技术工人疗休养。

决赛期间,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维修工工种在“职工之家”APP同步开展线上技能比武;14个省(区、市)同步直播,累计观看121.2万人次……跨越20余年的历程,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早已成为技能人才获得成长的“快车道”。

这其中就有大国工匠、中国兵器西北工业集团钳工张新停。21年前,他参加了首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优胜奖;3年后,他又站在了第二届大赛决赛场上,获得钳工工种第二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为技能人才快速成长提供了重要途径。希望所有参赛选手以本次比赛作为新的起点,回到岗位后精进技能、不断成长,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目标。”作为大赛总裁判长,同时也是有着43年焊接工作经历的大国工匠,高凤林见证着新的一批技能人才从这里脱颖而出,希望他们带动更多青年职工学技能、练本领,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中工网西安9月14日电)

责任编辑:朱晶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