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评论员 陈婉扬
停车、点餐、办卡、订酒店……你的个人信息根本藏不住,就连医院验血的结果别人也能随意查看——近日,央视《财经调查》报道了多个因数据接口漏洞导致的个人信息泄露案例,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从新闻报道来看,人们的手机号、身高、体重、车辆行踪轨迹等信息,在有些别有用心的人面前,可以说是近乎“裸奔”的状态。针对不同消费场景,央视记者与网络安全技术专家进行了一系列实时测试和深入调查,结果发现,无论是在停车场、餐饮店、健身房,还是酒店、医院,专家仅用最基础的解码程序,就能获得消费者的相关敏感信息。
车停在哪个停车场、去医院做了什么检查、入住了哪家酒店,这些信息都能够被他人轻松“窃取”,进而成为广告推销、追踪定位的“依据”,让人细思极恐。当下,人们的工作生活场景大都离不开手机,数字化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人们的个人信息不可避免地存留在了各个服务平台上。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信息可能早已被盯上,成了不法分子牟利的资源和通道。
近年来,盗取和滥用个人敏感信息的案件并不罕见。不久前,“50元可查询任意个人隐私”的话题在微博上引发广泛关注。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网上存在大量“婚恋报告”“风险报告”等信息查询产品,仅需提供姓名和身份证号并付费,就能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获取他人的户籍、婚姻状况等敏感信息。日常生活中,诸如体检完很快就能收到医疗服务广告、“准妈妈”“准爸爸”往往会收到早教类广告等情况,也侧面说明,个人信息正在以多种形式被泄露和滥用。
这些情况暴露出一些企业或平台在保护消费者信息方面,能力不足、意识不强等问题。企业运用数字化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服务,但不应忽视对消费者信息的保护。如果企业只负责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却无力堵住可能存在的技术漏洞,那么显然是极不负责任的。
近年来,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加之有关职能部门持续深入的治理,很多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点逐步被堵住。比如,使用隐私面单已成为快递业的“标配”、不少消费者开始对随意“刷脸”说“不”、企业对个人信息的处理正在走向规范化,等等。但个人信息被泄露、窃取、买卖的情况依然时有发生,这也使得人们在选择、使用相关服务时总是心有余悸。
有关部门要持续加大检查和整治力度,做好违规获取个人信息情况的溯源、监管等工作,提高违法成本,让不法分子不敢轻易触碰法律红线,同时要压实企业对用户信息保护的主体责任。相关企业要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投入,及时修补技术漏洞,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消费者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有权利意识,对商家的一些不合理要求,要及时说“不”。
在人们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为信息安全筑起坚固防线,让人们的数字化生活更加安心,需要方方面面的持续努力。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