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改”进行时】
原标题:江苏部署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主题)
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名左右市级工匠(副题)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黄洪涛)3月28日,江苏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部署推进会在南京召开。会议明确,计划到2035年,江苏全省将培养造就2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名左右市级工匠,推动产业工人在全省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会议提出,要推动“产改”工作自觉向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四个着力点”聚焦用力,更好发挥广大职工现代化建设主力军作用,为江苏扛好挑大梁责任汇聚力量。这“四个着力点”分别是: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着力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和科技素养,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紧扣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壮大产业工人队伍、拓宽产业工人发展通道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全省“产改”工作继续走在前列;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加强与兄弟省份的互学互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为全国“产改”工作探索更多经验;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健全“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切实维护产业工人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近年来,江苏各地各级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认真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推动全省“产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截至目前,江苏全省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1494万、494万,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30.9%,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3.1%,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到1021人。
结合实际,江苏研究拟定关于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方案,对改革的目标和实施路径细化明确。江苏将推动改革提质扩面,将工业园区(开发区)所有企业分别纳入相应产业链或者产业集群,尤其注重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循序渐进扩大改革覆盖面;实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助推企业计划”,选取不同类型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保障改革向纵深推进、向高水平发展。
根据工作需要,江苏增加省委社会工作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7家单位为“产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充实工作力量,凝聚协同推进改革的合力。制定《新时代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席会议及日常工作规则》,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凝聚工作合力。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